赞皇“原村”土布技艺 谱写古朴的纺织乐章
来源: 2024年6月5日 07:45分类:创业之路作者:第一时间■手工织布。
■传统织布机。
石家庄赞皇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老传统的手纺织造技艺——原始乡村土布的生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原村”其实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泛指赞皇所有纺织棉布的村庄。土布是千百年来中国民间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在赞皇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至今仍流传有“黄道婆织棉传赞皇”的传说。作为“活着的文物”,“原村”土布寓意用原始工艺生产“原汁原味”的土布。
民间老粗布,又名老土布、手织布。赞皇原村人们自己织布做衣,手艺代代传承。传统手艺的土布制作复杂而讲究,经过轧花、弹花、整棉絮条、纺线、打线、染线、落线、整花型、整经做纬、闯杼、掏综、栓机、织布、了机、修布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一件成品才算完工。这些土布成品色彩艳丽、图案精美,手感舒适、品质上乘。当地依托手工纯棉土布产业走出了一条脱贫幸福路,令人耳目一新的“原村”博物馆和文化扶贫产业园,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地标,当地创新打造了“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绿色产业生产经营模式。赞皇县“原村”博物馆位于图门乡刘家庄村北,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这是一座致力于展示家纺生产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原村”土布将传统手工艺与独特的艺术相结合,让人们在舒适、温暖的服饰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
赞皇土布历史悠久,2007年,第三代赞皇“原村”土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崔雪琴,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从种棉到纺线,从织布到制成品,合作社不仅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更是从简单的床单、衬衣增加到服装服饰、家居用品、婴儿用品等六大系列300多个品种。“原村”土布的产品做到了“土”“洋”结合,经过山里“织娘”巧手织造的产品行销海外,老土布做出了国际范儿,也让当地老百姓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相继参加了德国法兰克福家纺展、比利时弗拉芒国际贸易博览会等国际展会,并受邀登上米兰国际时装周。“原村”土布系列文创产品先后在法国、西班牙展览,受到海外观展者的喜爱。
目前,赞皇“原村”土布合作社拥有手摇纺车1000架,自主知识产权的钢木织布机350多台,带动了周围6个乡镇、17个村的贫困妇女共谋发展。“授人以渔”的扶贫做法,使很多贫困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为了扩大帮扶范围,实施产业扶贫,让更多贫困山区的群众得到实惠,2019年6月,赞皇县太行“原村”扶贫文化产业园暨“原村”非遗文化产业园建立,在衣、食、住、行方面打造集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文化传播、健康养老、非遗体验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此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周围更多村民致富。
儿时记忆中赞皇姥姥的织布歌谣,还有昏暗的油灯以及纺车和织布机,已经消失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它们的遗韵捕捉,挖掘土布的闪光点,为传统的织物注入了新的理念。土布不仅不土,还因为手工、人文、艺术的特点,在大都市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纺车、织布机的嘎吱作响,唤醒了那个时代的记忆。
那年月大伙儿都穷,床单、衣服等都需用土布做,织布机是20世纪80年代前的宠物,它是唯一能织出新棉布、给孩子们过年穿上新衣的希望之机。所谓“椤梭”布,就是把织好的布匹头剪下来(其余的到集市出卖),因布匹的两头,即机头和机尾属于线头加上小部分布,乡村人们就称之为“椤梭”。农村妇女们就把这些剩下的布料接起来,给孩子们做衣服,一层又一层,就有了“椤梭袄”和“椤梭裤子”,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艰苦、困难、辛酸,也反映出劳动人民不会被打倒,想尽办法过有滋有味日子的坚韧和顽强。
纺车、织布机早在我童年时就认识它们,并且就在它们的旁边长大。20世纪70年代的乡村,几乎家家都为纺车、织布机留出空间,这是农户人家最重要的生活用具。记忆里我的姥姥忙完每一天的活儿,就一声不吭地走进那间光线昏暗的屋子。纺车、织布机“咿呀咿呀”作响,如一支朴素的山歌,自沙哑的喉咙而来。姥姥娴熟地操作着织布机,当今称为“指尖上的非遗”文化,一只只梭子在千百根线间灵巧穿梭。姥姥先把棉纺成线,再织成布,然后送到染房,染成蓝色、黑色或者鲜艳的花色。
“一棵树,十六桠,又打滚,又翻叉,又牵藤,又结瓜。”这是盛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民间的一个儿童谜语,而谜底,那时的农家孩子都会脱口而出:纺线车。纺车的作用主要是把棉花纺成棉线,然后用织布机将棉线织成布。最早的纺车叫“纺专”,靠人手转动来纺线,效率不高,到了汉代,人们对纺车进行了改进,使用了绳轮传动,就是增加了一个比“纺专”直径大二十倍的大轮,用绳子将大轮和小轮连起来,形成传动,效率提高28倍。纺车可以纺蚕丝,也可以纺棉麻,唐宋以后,主要用于纺棉花。
纺线时,一般左手持棉花捻,把捻头一端蘸水粘在锭杆上,右手摇动摇柄,主动轮带动锭杆迅速旋转,持纱手的高度与锭杆平行,一边纺纱一边向后移动,纺好的线达到最长时将手抬高,把线贮在锭杆上。然后,持纱手降回到与锭杆平行的高度纺下一段线……这样的操作要反复地进行才能纺完一条捻子上的棉线。棉线纺好后,还可以染成各种颜色的线,然后织成各种花纹的土布,做床单、被褥以及包衣服的包袱。
传统织布机长约1米,宽约3米,有一个传统木床类似的框架,一端是布满经线的机头(线柱子),机头两端有六个翅,可控可放机头转动。离机头不远处安装着竖立的框架,其作用是通过上方的横木棒向下引绳提拉两个缯,缯是与机头等宽、高约20厘米的长方形线刷,缯的下方通过引绳连接两个踏板,轮流踏下踏板,缯便分出高下,均匀穿过细缯眼的经线便被分为两层,织布梭子从两层经线中间穿过,带领纬线与经线交错,再通过机杼的挤压便形成了布匹。
织布是个细活儿,需要眼与手脚协调配合,心灵手巧的妇女才能织出又平又密实的布。织布时,机身要有一定的倾斜度,妇女们端坐在织布机这一端的布柱前,双脚踏板上下交替,双手轮换操作机杼和梭子,只见双手翻飞,穿梭往复,娴熟的动作如同弹钢琴一般美妙。故民间也有“十亩地,八亩宽,里边坐个女貂蝉,脚一踏,手一掰,稀里哗啦都动弹”这首具体形象、朗朗上口的歌谣。
还有跑车式织布机,这种机器通常需要两个人一起操作,其中一个人掌握纱线,而另一个人则摇动织布机,跑车式织布机主要用于生产坐垫。
通过非遗工坊开展免费纺织技能培训,那一块块朴素的土布,为当地乡亲带来幸福和希望。凭借良好的社会效益,突出的工作成果,赞皇“原村”土布非遗工坊入选了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榜单,很好地诠释了新时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近年来,赞皇县在“原村”土布文化产业园建起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打造集研究、交流、开发、设计、培训与市场推广于一体的共建平台,推进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挖掘研究,培养非遗产品创意和设计人才,传授纺织技艺,开发土布新产品,扩大“原村”土布品牌知名度。同时,在刘家庄、千根、曲江、东白草坪、杜庄五个村建设了五个非遗就业工坊,负责纺织“原村”土布、加工原村土布产品、组织当地村民参加土布纺织技能培训、安排村民在工坊就业、指导村民承接土布外包项目等,实现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土布是劳动人民世代沿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淳朴的劳动人民用纺车和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编织而成,柔软舒适、透气亲肤,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古老的纺车、织布机是勤劳耕织的见证,吱扭吱扭的声音,谱写了古朴的纺织乐章。
(来源: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