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成为财富主流人群、八十年代的人初露头角的时代,创业成为人们平日里挂在嘴边的话题。1999年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到今天他已拥有200亿美元的财富;1987年,黄光裕创办了国美电器,到今天他已拥有了140亿元的财富;1992年,54岁的尹明善不顾众人反对创办力帆,到今天他同样拥有了10多亿元的财富……李书福、刘永好……他们每个人创业的经历不同,每个人在创富过程中都体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特点。
本书以“读点金术背后的曲折故事,悟故事蕴含的传奇点金术”为出发点,写了阿里巴巴马云、国美黄光裕、新希望刘永好、力帆尹明善、吉利李书福、分众传媒江南春、正泰南存辉、聚龙梁伯强、谭木匠谭传华、小天鹅火锅何永智、广汇孙广信、通威刘汉元、传化徐冠巨、比亚迪王传福、奥康王振滔等15位民营企业家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致富故事,着重表现了他们如何抓住创富机会,用什么样的创富理念、营销技巧等,将企业做大做强,并成为福布斯上榜的财富巨子的,希望能给创业者们一些借鉴。
你为什么是穷人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致富是人人的梦想!
事实上,古往今来的中国五千年史上,人们都没有放弃对财富的追求。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从春秋末期的陶朱公范蠡、经商致富的能人孔子高徒子贡到战国时期白圭、“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从近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到现在的李嘉诚、陈天桥、黄光裕等无一不是追逐财富的佼佼者。
而在诸多成功者的背后,又有多少为追逐财富而前仆后继地倒下、失败!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创富发下山盟海誓,也曾喊过要做百万富翁、千万富豪的豪言壮语,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后来不仅没能成为富翁,甚至比以前更穷。
在很多人看来,创业成功的道理都一样,但失败的理由总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纵观企业家们的创富历程,你会发现:有的企业家走的路一直走得很对,没有弯路,甚至没有荆棘。但对很多人来讲,他们的失败在创业一开始就已注定。曾听说过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穷得叮当响,吃不饱穿不暖,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一个好心的富人见他可怜,决定帮他,一来可以让他解决温饱,过上体面的生活,二来自己也是做善事,举手之劳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好心的富人并没有给这位可怜的穷人以白花花的现金,而是送了他一头耕牛。一来不伤他自尊,二是让他劳动致富。他对穷人说,你要好好用上这头耕牛开荒种田,春种夏耕秋收冬藏,慢慢地就会过上好日子的。
得到好心富人的帮助,让穷人感觉“幸福”真是来得太快了。穷人自然一开始就像我们身边那些一心想致富的人一样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下定决心奋斗不止。邻居、好友也为他感到高兴。
可这位穷人并没有高兴几天,他发现耕牛要吃草喂料,自己每天也要等着饭吃,没有耕牛的时候“一人吃饱全家幸福”,而如今即使自己吃饱了还要考虑耕牛的事,这日子不是比以前更加难过了吗?有了耕牛后自己应该比以前更加富有了,但怎样才能既保持现有的“富有”又能过上“好”日子呢?
经过冥思苦想后,穷人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把这头耕牛换成几只羊,有了羊就可以杀一只吃解决吃饭的问题,其他的羊喂着生小羊,小羊长大就可以卖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很快如愿以偿,但接下来的问题接踵而至,在他吃了一只羊后,小羊根本就还没有生下来。可人总不能不吃饭吧,先解决了眼前的危机再说。于是,他又吃了一只羊。穷人又想,羊总共没几只,吃了一只少一只,总吃不了多少次吧!不如用自己的羊换别人的鸡算了,鸡生蛋总比羊生小羊快得多,鸡蛋可以吃也可以孵小鸡。那样一来,不是温饱、创富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吗?
穷人的这一想法很快变成了现实,但让他大失所望的是自己的日子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因为当他忍不住饥饿的时候,总会杀鸡饱餐一顿。当终于杀到只剩下一只鸡的时候,穷人的致富梦想彻底破灭了。
他想,反正自己致富是无望了,不如把最后的一只鸡卖了,换一壶酒一醉解千愁。
当好心的富人第二年来看望这位当年怀揣着致富梦想的穷人时,他发现穷人已醉卧在地,依然家徒四壁……
富人绝望了转身离去,而穷人则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继续贫困……
这个想致富的穷人最后没能成为富人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读了这个故事,我就想富人是什么原因促成他成为富人的呢?特别是那些在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优势条件下,在自生自灭的“草根经济”状态下,他们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草根英雄”的?这些“草根英雄”们从白手起家,历尽艰辛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胡润中国百富榜,他们的成功又给想创富的人们什么启示?
他们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创富故事?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成为富翁的?他们能给创业者们带来什么样的经验借鉴?创业者们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才能创业成功?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选择了上榜的部分白手起家的富豪进行了采访。他们在创业前,大多贫寒,甚至赤贫。靠着给别人补鞋、做木工、挑着担子做买卖……慢慢积累,最终成为人人注目的财富巨子。
从赤贫到亿万富豪,这其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和创富财技!每个人都自己的特点,每个人对财富的看法都不一样,每个富豪更是把自己的特点和对财富的看法态度体现在了创富的历程中。
比如力帆的尹明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服老。很多创业者常叹息时不我待,人已变老,错过了创业的年龄。可尹明善却不这样看,他在离退休年龄仅半步之遥的54岁时创业,这对于那些一说到创业就觉得自己年龄大的人而言,无疑令人震奋!
还有的人一说到创业就叹息缺乏资本,而读了国美电器黄光裕的创业故事,你才发现创业资本如此好解决。创业之初的黄光裕体现出的最大特点是薄利多销、渠道为王,后来干脆借助别人的力量——联手厂家,脱离中间商!还有后来投身到资本运作后,向股民“借”钱,一夜成为2004、2005年胡润中国百富榜首富,200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首富。
还有的人一说到创业就跟随别人的项目,看到什么钱好赚就做什么项目。事实上,这样的项目不可能让你成为巨富。读了吉利李书福的创业故事,你才发现创业还要敢为人先,别人不敢做,就连国家政策尚未放开的民营汽车行业,李书福也敢做!尽管这其中的曲折颇多,但人们不得不佩服他对汽车行业发展大势的“先知”和足够的勇气、耐心。因为这样的勇气,他一步步攀登上了财富的高峰。
……
《福布斯富豪榜中的草根英雄》是一本励志类创业致富人物图书,以“读点金术背后的曲折故事,悟故事蕴含的传奇点金术”为出发点,写了15位民营企业家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致富故事,着重表现他们如何抓住创富机会,用什么样的创富理念、营销技巧等,将企业做大做强,并成为福布斯上榜的财富巨子,尽可能地写出他们最具特色的创富个性。
为了尽可能地体现出富豪们的创富特点和财技,笔者除了采访他们的同事、朋友,以及其他了解熟悉他们的一些人外,还搜集、参考了众多媒体报道,也包括富豪们在不同场合的一些讲话材料等。受访的人都成了我很好的朋友,我也因此通过他们更加了解了各大富豪本人和他所在的公司。香港聚龙集团、中山圣雅伦的老总梁伯强先生在百忙之中,有时甚至在深夜12点给我发短信、用QQ与我聊天,谈创业的酸、甜、苦、辣,谈企业管理,淡营销,淡对生活的态度等等。
在普通人看来,富豪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也非常神秘,但你真正了解了他们以后,你会发现他们似乎跟我们普通人一样,生活充满了乐趣,有的甚至还童心未泯,让人乐不可支。于是我和很多人一样会问:为什么我们是“穷人”,他们却是富豪呢?
在读了他们的创富故事,知晓他们辛酸背后的自信、睿智、把握机会的过人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冒险精神,和他们执著创新、诚信经营等素质后,我们最缺少是勇气!缺少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缺少在机会面前敢于机智决策的勇气、缺少面对失败的勇气……
著名军事家孙子曾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就是勇气的力量!有这样的勇气才可能成就一翻事业,成就一个英雄。
纵观在草根经济中产生的英雄们,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创业前生活都很贫苦,比如正泰集团的南存辉当过修鞋匠、传化集团的徐冠巨和吉利集团的李书福都当过农民、奥康集团的王振滔当过木匠、力帆集团的尹明善做过小商贩……但他们最终能成为富豪,原因就在于他们选择了与其继续苦下去不如放手一博的创业勇气。勇气是他们攀登财富高峰,领略无限风光的动力和基石!
没有勇气的实质就是缺乏自信,没有自信必然唯唯诺诺不能自我决断,从而眼前纵有极好的机会也会匆匆而过,错失良机。
很多人或许会问,难道没有勇气缺乏自信就永远成不了富豪了吗?
是的!
但你不要为此而灰心!勇气和自信都是可以培养的,只要你有学习的热情、善于学习你也一样的可能成为富豪!
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学!屈原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是很多富豪们的真实写照。如今已是亿万富豪的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至今仍有随时学习的好习惯。他随身都带了一个小本,不管是跟谁交谈,一旦别人对他有启发,他就会记在小本上。这样的学习态度和精神让很多人都为之诧异!
我们不禁会问:自己有这样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吗?
来源:华声国际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