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设置贫困生擦鞋摊是对还是错

设置贫困生擦鞋摊是对还是错

    11月7日,重庆信息工程专修学院在校内设立了10个爱心擦鞋摊,引来53名贫困生竞争,学校决定轮流上岗,人人有份。这10个擦鞋摊分别设在教学区和生活区的人流必经处。鞋匣、鞋刷、鞋布等家当全由学校提供,交给贫困生经营,收入用于补贴生活费。


     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贫困生走自力更生勤工俭学的道路,比简单的发放助学金更有价值。然而,理念和心态固然是值得赞赏的,但开辟勤工俭学渠道,为什么一定要让贫困生去擦鞋?


     丝毫没有歧视“擦鞋”这一行当的意思,也不是说,贫困生擦鞋就“掉价”。但相对而言,高校校园内的“擦鞋市场需求”是不高的,同等的资金投入,能为贫困生创造更适合校园环境气氛、人性化的助学资源,好像没有必要非得设置所谓的“爱心擦鞋摊”。譬如,在笔者居住的本地一所高校内,前不久,学校出资建设了多座书报亭,由贫困大学生来负责经营管理,既方便了师生读书看报,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


     更重要的是,擦鞋虽然并不可耻,但在时下的年轻人心目中,擦鞋始终是一个最低端的行当,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群体心态现实。由此,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擦鞋的贫困生与前来消费的校园顾客,就这样处在了一种潜在不平等的、“高下分明”的商业关系中。无疑,这让贫困生时时处在“异样”的视野下,等同于将其放在了一种相对隔离的空间内,让其原本“非罪”的贫困境遇,遭受本不应该的世俗目光的审视解剖。我以为,这对贫困生而言,是非常不公正的。无形中,会让学校的关怀和关爱,异化为必须要用人格尊严交换的“恩赐品”,大大挫伤贫困生本来就很脆弱的心灵、很敏感的自尊。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贫困生要树立自强自立而不自卑的精神,擦鞋有何不可?这种“观点”自然是正确的,但如果设身处地地多考虑一下贫困生的心理需求,你就会明白,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擦鞋”对于贫困生而言,就需要承受较大的思想压力,毕竟,面对的是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而不是陌生的社会人。这种天然的“压抑”,与自卑和虚荣无关。


     对贫困生的救助,是高校基于大学精神的一种正义责任履行。但方式不当也很容易偏离正义跑道,这一擦,就“擦”去了救助正义。因此,高校救助贫困生要保持起码的尊重和谨慎的态度,应采用一些更富有人文气息的方法,设置校园爱心擦鞋摊的做法,还是算了吧!

来源:山西新闻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