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广交会:人民币升值 纺织服装欧美客商踪影难寻

广交会:人民币升值 纺织服装欧美客商踪影难寻

广交会:人民币升值 纺织服装欧美客商踪影难寻.

 

  随着今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体低迷,在本届春季广交会(4月15-30日)显露无遗。据知,由于出口利润空间大幅减少,已有部分外贸企业集体转战国内市场,以降低出口风险;然而,也有继续留守大本营的出口商,开始与国外买家制定保值规避的协议内容,避免企业交易成本在政策多变时的大幅波动。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4月29日银行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898元。第103届的广交会,虽然官方称展位比上届增加3667家。但多位参展商都感觉气氛不如往届,到场的外国客商也比往年有所减少。除了安检严格限制了部分客户参加的热情,近年国内出口形势的偏紧,尤其对很多出口企业来说,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变化赛跑已经成了企业首要的应对任务。

  费了好大功夫才证实“良民身份”的赖先生,代表其服装贸易公司一团几人风尘仆仆进驻广交会。然而,已过数日,他坦言至今没有接获半张订单。“纺织服装展区的外来客是一届比一届少,这届欧美客是踪影难寻,可能与人民币再创新高有关,清一色都是非洲或中东地区的客人,尤其喜欢讨价还价,不太好谈。”

  他表示,虽然人民币与美金的汇率破6,早在多数人的预料之中,但当这一刻真正到来,出口企业开始担忧的,还不仅仅是“6时代”的风险,而是人民币在何时会出现大幅波动,到什么价位才会止步?由于该公司没打算放弃长期经营的服装出口业务,对于这两年来人民币陆续升值,和原材料上涨等问题。赖先生表示,“早前几乎业内所有人都碰过钉子,现在就学聪明了。为求灵活应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现阶段公司已把原定 30天有效的合同,改为15到20天的有效期,将时间的周期缩短以减少汇率变化的影响,每个合同都会注明合同有效期和价格有效期。”

  同样,在《网上广交会》和《阿里巴巴》商贸网的商家信息栏中,国内不少的大型供货商已特别规定,在合同有效期中,假如人民币大幅升值超过3%,他们就有权和国外销售商重新协商价格,而这个价格要由当时的汇率决定。于是乎,签订长短期合同、在合同中附加人民币升值的有关条款,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内企业采取的有效办法。

  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城,从事工艺品批发的周先生表示,“早在去年8月,我们公司在签合同时,已添加有关人民币升值的条款,如在供货期内,人民币升值到某个幅度,价格要重新调整。”

  据介绍,周先生公司采用的是“外汇保值”的业务(即企业与银行签约今后结汇的固定汇率。汇率一旦约定,等到结汇时即使美元贬值,银行也按约定汇率向企业支付美元。)但银行对于这一政策的实施设有企业门坎。然而,还区别对待的是,该公司与新客户、小客户一般就签订两三个月的短期合同,而且只做提前现金交易;至于老客户与一些大客户则会签订的时间更长,采取提前半费支付的结算方式。

  此外,还有一种人民币调期的方式倍受推崇,即按约定的价格与银行进行外汇兑换。企业可以在签订合同时采用非金融手法规避风险。在没有报价主导权时,不用美元作为交易的货币,以其它强势货币如:欧元、澳大利亚元或人民币来签订合同。这不但可以规避了风险,在一定程度还有所收益。根据结算方式的不同,以人民币结算报价最低,欧元次之,美元则最高,但最终的“敲板”还得依照客户的意愿。

  获得多数出口商认同的看法是,目前中国的出口经济正遇到两大难题:一是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提高,二是人民币升值降低了企业利润空间。因为美元贬值,最直接带来的冲击是,出口商品报价需要提高10%至20%维持固定利润,但同时换来的,却是出口成交量减少近30%-40%。正如有商家所说,与一年前相比,一家企业每出口1美元,利润即减少三至四成。这已经反映在对1至2美元的低附加值出口商品,企业均不接单的事实上。

  有人坚持站岗出口贸易“最前线”继续奋战;也有人选择改变贸易模式,着手转战内销市场。以采购商身份参与广交会的许生就是深圳一鞋业贸易公司的业务代表。“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是做国外贴牌生产(球鞋和皮鞋)贸易的,但去年参加过国内外几个展览会后,已经明显感觉到来自欧盟和美国的压力,要求所有产品要有其国家承认的质量标准。为此,很多客户已减少了购货量,向来合作的工厂也已经在抱怨。”

  据了解,由于该公司产品在过去没设内销,人?script src=>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