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禅城区政府召开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动员会,区长梁维东提出禅城需将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放在重要战略地位,改变70%城市就业人口为初中以下文化的现状,建立起真正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精品城市。
目标
劳动密集产业比重逐年降低
禅城区在此次会议中提出,将逐步推动和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依赖型产业、环境容量需求型产业有序转移到云浮、清远和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同时承接新一轮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
目标是,到2012年,禅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显著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年均下降2%,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生产总值2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到2012年,三个产业转移园分别形成一个以上的主导产业,各产业转移园中50%以上企业由禅城转入或由禅城与当地联手引进。
途径
按产业迁至清远阳江云浮
禅城将重点引导以下四类企业向合作地产业转移园转移:一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在转入地存在主要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行业;三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四是土地产出率较低、单位产值能耗较高,发展后劲不足行业的生产环节。
禅城同时明确了与共建产业转移园的责任单位。由此,禅城的建陶产业生产环节或转移至清远,童服、针织、印染等转移至阳江,金属粗加工等产业生产环节则将迁至云浮。
措施
关闭污染企业 劳动力免费培训
禅城区区长梁维东说,禅城产业转移要与产业优化、劳动力转移、招商引资相结合。产业转移任务将纳入相关单位的考核,同时必须对转入地负责,凡污染企业都要就地关闭。禅城还将设立“产业转移专项资金”。
对于劳动力转移,则要注重优化本区人口和劳动力技能素质结构。从2008年起,全区将对45岁以下中青年农民劳动力提供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对本区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生实行半年至3年的职业技能培训或技工教育。对3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开展3个月左右的单项或初级技能培训;对40岁以上农村劳动力、留守妇女开展1个月左右的适应性就业技能培训。对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都将给予补贴。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