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可口可乐、麦当劳这些财大气粗的TOP权贵们,他们是刚刚崭露头角的本土快消品牌,要学着把一分钱掰成两瓣用。同时,他们也梦想着长大和奔跑,所以亦不惜一切跻身奥运供应商的阵营。当然,与TOP大佬们动辄流金淌银的广告营销相比,他们如何利用供应商这张牌“以小博大”,实现品牌的惊人飞跃,则是一道考人的命题。
随着奥运战事正酣,本土快消品牌云集的北京2008奥运会供应商阵营进入关注视野。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相对于顶级品牌、“国字头”云集的豪华版奥运会赞助商阵营,北京2008奥运会独家供应商和供应商涵盖了30个品类,云集国内众多本土快消品牌。根据2008北京奥组委在其官方网站披露,第四层次的北京奥运独家供应商的准入门槛为4100万元,而最底层的奥运会供应商赞助准入门槛为1600万元。但据知情人透露,这只是“准入价位”,实际价位要高于此“基准价”。
令人尴尬的是,相对于TOP们来说,他们的知名度并不特别高,除了长城、思念、立白等一些大众品牌外,另一些甚至不为大众所知,比如千喜鹤的冷鲜猪肉及猪肉制品、爱国者理想飞扬的语言培训服务等等。他们能否借势奥运,让品牌留在人们记忆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沾边奥运,以小博大的勇气,还需要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完整严密营销推广策略,以及企业升级的战略规划。
CASE1
宝洁失语立白见缝插针
“我给立白奥运营销打80分,与不少企业投入巨大广告资源不同,立白选择以实实在在的动作,通过奥运进一步完善了战略转型布局。”一向低调的立白集团总裁陈凯旋道出立白奥运真经——借“奥运标准”为杠杆,悄然联姻巴斯夫、诺维信等国际巨头,推出奥运专供产品“去渍霸”为高端棋子,并于今年3 月初实现在全国重点市场的商超上架。
据立白集团新闻发言人许晓东透露,今年以来,全国市场立白去渍霸销量随着奥运升温而不断上涨,截至上月,此产品销量已占立白同类型产品销售额的三成。通过与巴斯夫、诺维信等国际巨头合作,立白获得了更为环保、技术含量更高的原材料供应,而国际供应商也提升了销量。
成为洗涤类独家供应商
在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大佬们对奥运营销集体缺位之时,为何一个本土的洗衣粉品牌却杀进了奥运供应商的重围?
对于立白此番加入供应商阵营的具体价码,许晓东秘而不宣。但官方资料显示,供应商要进入奥运盛宴的基准价为1600万元。许晓东说,“立白刚递交洗涤用品供应商申请书,奥组委就结束奥运会招商工作,当时已获批准入的日化企业仅强生一家,而强生是没有申报洗涤门类的,所以立白实际上享受了‘洗涤类独家供应商’的待遇。”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包括纳爱斯在内的国内外公司都尝试过“奥运会供应商”的角逐。最后立白“反攻”得手,对于投入的准入资金量一直守口如瓶。除了现金赞助费外,按奥组委的要求,还须赞助产品、研发更高标准的产品,并支持奥组委组织的主体文化活动。
许晓东将奥运会的形象比喻为豪华邮轮,“63家奥运赞助商凭借各自不同档次的舱位门票上船,之后还有很多付费项目,需赞助商继续购买门票。按国际规律,一般体育营销的赞助费与营销推广费用的比例是1:3到1:4.”
借奥运杠杆撬动产业转型
虽然拥有奥运会商标使用权和获取开幕式门票等“线上线下权益”,但不能在广告中直接表明“奥运供应商”的身份,迫使立白展开另一项营销策略 ——赞助中国国家网球队,并成功邀请上届国家网球队奥运会冠军,作为立白去渍霸全效洗衣粉集体形象代言人,寓意“污渍一‘网’打尽。”
许晓东透露,截至上月,立白去渍霸销量已占立白同类型产品销售额的三成。相比之下,立白老对手“纳爱斯”差不多同时段推出的高端系列产品 ——超能却销量平平。而立白去渍霸的面世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立白跟巴斯夫、诺维信这两家国际日化巨头还将寻求更为高端的上游合作,而在产业链末端,立白的品牌升级动作也在同步推进。
2008年6月,中国品牌研究院继2006年之后第二次公布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名单,立白洗洁精首次上榜,被评为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的中国洗洁精行业标志性品牌。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会长马娅指出,日化产业当前面临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产品向高端走、产业实现转型是必然之路,立白在有效地借助奥运的杠杆,实现了这一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