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经济区建设紧锣密鼓,各地新优势产业百舸争流。随着沿海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已逐渐西移,省外江西和省内龙岩、三明等地的纺织服装业已渐成气候。今年上半年三明纺服园区完成总产值增长47.0%%。龙岩的长汀目前已拥有纺织企业200多家,外地一批知名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已相继落户于此。
闽西的纺织服装业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发展,作为支柱产业的石狮纺织服装往后的路该怎么走?这一问题引起了业界上下的关注。
知已知彼看优势
昨天,一辆装有布料和服装辅料的小型集装箱从灵秀一家服装公司急速驶往长汀。望着远去的货车,该公司蔡老板嘴里一个劲地叫苦:油价这样高,要从石狮运过去,早知道就不在那么远的地方开分厂。蔡老板的埋怨,实际上从侧面道出了石狮与闽西纺织服装产业的各自优势。
“面对中西部地区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石狮不可乱了方寸。”昨天,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一位副会长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资源优势不仅仅指土地,更重要的是产业和市场基础。近年来,闽西甚至中西部地区凭借劳动力成本低、用地较多等优势,吸引了石狮及沿海一些纺织服装产业前往投资,但是仍远不能与石狮及周边经过20多年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优势相提并论。龙岩长汀产业规模尚未形成;而三明地区虽然较早地拥有了纺织、染整、漂染、印花、化纤、服装等门类齐全的生产企业,但机器设备陈旧老化,并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与客商的交流碰撞相对较少,无法形成快速的研发生产机制,并且产业规模远不能与石狮及周边相提并论。
今年,广东、浙江有不少服装厂关门,而石狮及闽南一带相对好些。其原因就在于:在目前的中国纺织服装业,石狮及周边闽南纺服产业集群是最具生命力,也是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这一优势就是从纺纱、织造、漂染后整理到成衣制造、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石狮若充分发挥现织造、漂染后整理、成衣制造到市场集散地等产业链优势,是福建中西部地区及全国其他产业集群均无法相比的。
赚先人一步的钱
两天前,江西一位姓胡的女老板再次来到石狮送货拿单。她已在石狮人民路一家服装公司拿了两年的服装加工订单,回家找工人加工好后再送到石狮,以赚取加工费。据了解,目前江西、安徽及闽西一些小型服装厂大都采用此法。
石狮有着20多年形成的产业和市场优势。尽管目前代理制已经成熟,网上交易也崭露头角,但是石狮的“原产地”市场和集散地优势仍然不可替代。随着石狮服装城的建成和石狮物流业的发展,今年来石狮采购服装的国内外客商持续不减。据市有关部门透露,前6个月经常在石狮购货的国外客商就达6000多人,且石狮周边及闽西、江西等地一些服装厂的加工产品也都要从石狮市场“出手”。
石狮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利用闽西甚至周边省市纺织服装企业日渐发展的时机,将石狮产业优势再提升一步。石狮的纺服企业要抢占“龙头”地位,充分利用先行一步发展起来的完整产业链和市场中心优势,抓住“服装”、“休闲服装面料”、“服饰辅料”等几大国家级研发中心先后落户石狮的先机,进一步创造出“研发中心”、“时尚中心”和“产业龙头”新优势;并借助不断提升的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多接“一手”订单,将闽西及江西等省的纺织服装企业作为石狮的“加工基地”,让别人替我们加工。“走在他人前面,赚先人一步的钱”,这应是石狮及周边纺服产业发展的方向。(记者罗和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