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企业受惠几何
自8月1日起,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进行调整。此次调整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业界怎样看待?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两年来首次回调
在本月开始执行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中,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这是自2006年9月大范围下调企业出口退税率以来的首次上调。
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以及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纺织出口企业利润下降明显,出口增速放缓,在全市出口总量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经营面临巨大压力。常州纺织、服装上半年出口11.49亿美元,同比增长14.56%,占全市比重18.61%,增幅低于全市平均24个百分点,出口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作为我市纺织服装的出口主市场,美国、日本出口增幅回落,1—6月对美、日出口额分别为10.3亿美元、6.6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7.5%、19.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量的16.7%和10.6%,分别比上年下降3个和1.6个百分点。
“提高出口退税率,可以直接降低出口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有助于减轻纺织行业面临的出口压力,缓解从紧货币政策给部分企业带来的资金短缺局面,对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沈全荣这样概括出口退税率回调的积极影响。
常州企业受惠近亿元
“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几类不同商品,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是积极的。据初步测算,常州企业年内将受惠近亿元。”市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处处长倪亚鹤认为,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是国家在出口增速下降背景下采取的调控措施,对缓解当前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维护社会就业稳定有积极作用。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全市592户纺织生产企业和297户外贸企业从中受惠。据统计,我市上半年该类产品申报出口额7亿美元,由于退税率上调2个百分点,预计全市受惠企业的成本支出将减少10000万元。
纺织服装绝处逢生
“这次出口退税率回调尽管只有两个百分点,却表明国家没有放弃纺织服装行业,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获得了发展信心。”我市一家纺织企业老总激动不已。他说,面对不利因素“内外交困”,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已处于亏损状态,甚至面临倒闭。
来自市外经贸部门的一项统计显示,目前我市纺织企业的盈利率仅有2%左右,10%以上的服装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我市纺织服装企业相对集中的湖塘镇,已有约1/3企业停产或转产,前几年还在大量进口的箭杆织机等设备开始抛售。对全市出口量前十家纺织服装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普遍预测今年的效益下降10%—30%甚至更多,维持生存已成为相当部分企业的首要任务。
“出口退税率的回调能抵消一些经营成本,给企业一个喘息机会。可在当前严峻的形势面前,谁也不敢放松。”我市一家外贸公司负责人不无担忧地说,与不断攀升的出口成本、人民币汇率和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相比,两个百分点的退税显得“杯水车薪”。“一方面,那些以成本和价格为主要衡量因素的国外采购商不会轻易放过此次分享蛋糕的机会,特别是那些以价格制胜的大型零售商。另一方面,不排除个别国内同行利用这两个点继续搞低价竞争,最终导致国家补贴的福利白白让给‘外人’。”
调整结构势在必行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的确有利于企业走出困境,但从长远看,还是得通过结构调整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沈全荣告诉记者,我市出口企业相当一部分属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没有自有出口品牌,主要通过进料加工、简单装配、贴牌出口来赚取微薄的中间环节加工费。此次退税率上调主要针对处于产业下游的针织以及服装行业,对我市纺织品出口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原材料及用工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次贷危机尚未缓解等因素仍然存在,企业还是应该在提高产品档次、创立自主品牌等方面苦练内功,赢得主动。而对40种高?script src=>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