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电梯,到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17层,就见到了眼前的王丽老师。若不是之前通过电话,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年轻的老师就是中国代表团领奖服的设计者。王丽老师笑盈盈的接待我们,然后为我们娓娓道来参与中国代表团领奖服设计的始末。
2007年2月,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阿迪达斯启动了“奥运金装中国代表团领奖服设计大赛”,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老师,王丽希望为奥运会做一点自己的贡献,而参加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设计就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没想到,从最开始的参与大赛到接受专家评选,到方案确定,直至最后样衣确定,历经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
当问到设计理念时,王丽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是面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一个窗口,应该折射出中国运动健儿们努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鼓舞我们的运动健儿们在奥运赛场上勇夺第一。因此,领奖服的设计既要体现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又应具有中国特色,还要有很强的时代感。
“这就需要通过色彩和图案的运用,来表现一种整体感和时尚感,传达活力、热情、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当亲眼看到王丽老师为我们展示的领奖服样衣时,无人不被它的色彩所感染。领奖服的色彩来源于国旗的红黄两色,看到这样的色彩搭配,就很自然的联想到中国国旗,联想到中国。王丽说:“同时也考虑到整体赛场的色彩环境,在设计的时候整套服装肩部色彩与裤子的大体色彩运用了白色,使得整体服装的色彩效果明亮,活跃,充满律动感,在大空间里能‘跳出来’。服装的主体色调是由红到黄再到白的渐变,通过色彩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渐变,以及图案色调由暖黄到冷黄的微妙渐变,形成一种韵律感、流动感,在色彩的大统一中体现出小变化。”
而在图案上,王丽老师则采用了中国传统元素——祥云纹,体现一种律动的,有张力的视觉效果。“从图案在服装中位置摆放上来看,我运用了不对称的设计方法,主要突出前胸、后背、右肩位置的上部区域,体现祥云升腾、象征美好的喻义。而且,这种设计让整套领奖服看起来在统一大方中体现出动感,更具有时尚性。”
看到现在的样衣,祥云图形的摆放恰到好处,既有气势又有张力,而没参与设计的人却很难体会到这其中的艰辛。王丽说:“我们知道这个祥云核心图案是运用在平面VI系统里的,那它怎么裁切都很好看,当把它运用在立体的服装上面的时候,就有一定困难,与服装的裁片结构就很难契合,需要反复调试摆放位置。”另外,领奖服中对标志的使用也有明确规定:要有中国印的LOGO、中国奥委会国旗五环的LOGO,以及赞助商ADIDAS标志,英文CHINA的字母。在已有的限制条件下把各种设计元素很好结合,这其实是对设计师的挑战。
王丽介绍说在领奖服版型的设计中,也是有较大的难度。因为运动员的体型与正常人体的特征有一些不同,比如举重、柔道运动员的肩背尺寸、篮球、排球运动员身高尺寸、体操运动员的体型数据特征差异都很大,完全不同于普通产品的号型尺码,最终交给阿迪达斯制作方的是男装18个尺码,女装16个尺码,体操运动员不分男女4个尺码。多尺码分布让每一位运动员都能穿上非常合体的领奖服装备,这在中国历届奥运领奖服号型设计中是数量最多的。除此之外,服装的数码印花也是个很大的技术问题。王丽老师曾多次在北京的一家印花厂试样,有时候试样太晚了还不得已住在厂里,第二天又拖着疲惫的身体拿着大包小包的样衣赶回学校进行教学工作。
在谈到设计的艰辛过程时,王丽介绍说,“刚开始做的时候信心百倍,后来过程中觉得看起来容易的事情做起来真的很难,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领奖服的完成与北京服装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也是和学院的专业资源优势密不可分的。”
王丽介绍说,“学院体现出的跨专业、跨院系、团队协作的精神,比如在设计过程中结构专业、表演专业与设计专业的协作,以及染织专业、多媒体专业、摄影专业给予的配合,让我们有效的把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这样形成的团队力量所释放的能量是巨大的,也才能有今天领奖服设计的顺利完成。”
没错,参与领奖服设计的本身也是一种荣誉。当中国运动健儿在北京奥运会的领奖台接受奖牌和鲜花的时候,相信王丽和北京服装学院的其他师生也会心中洋溢着无限的荣耀。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