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央视“康龙武林大会”突破泛娱乐化

央视“康龙武林大会”突破泛娱乐化

     目前,不少业内专家、学者对中国传媒业泛娱乐化的现象进行鞭挞和斥责。中国传媒业的“跟风娱乐化”现象着实令人嗤忧,更有甚者,将政治报道引向泛娱乐化的边缘。
 
     有媒体评论称,毋庸讳言,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注意力经济突飞猛进,虽然这是社会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化的标志,但人们却也应当防止泛娱乐的过度冲击,不然,人们都易变得浮躁,热衷谄媚,那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
 
      泛娱乐化的根源,是商业化传播。传播商业化能够破解很多难题,带来很大效益。但有其两面性,另一面就是带动娱乐化的“繁荣昌盛”。对此也有专家表示,商业化运作下的娱乐化并非完全不
好,只是娱乐化下的文化导向很重要。
 
     90年代后,随着休闲概念的日益普及,休闲化消费在大众心中像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2001年,奥康集团瞄准时机推出康龙休闲品牌,试图抢占中国休闲高地。但随着国外休闲品牌的进入及鞋企的品牌延伸,休闲鞋市场迅速进入战国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康龙如何实现品牌突围?如何迅速建立起康龙品牌形象活力?康龙选择了娱乐传播攻势。但娱乐传播攻势应如何打?会否步“泛娱乐化”的后尘?
 
     经过一系列的品牌诊断与思索后,康龙选择“牵手”央视五套于去年三月份推出的《武林大会》,以“康龙武林大会”的形象面向广大电视观众和武术爱好者。
 
     “康龙武林大会”自播出至今已一周年,在这期间不断受到业界和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更为中华健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为弘扬中华武术发掘民间武技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用原汁原味的中国功夫,“娱动”万众年轻的心,顺利完成康龙品牌“放松一下”理念的传播。
值得说明的是,康龙武林大会的娱动性,并非纯粹的娱乐化,而是别出心裁式的寓“教”于乐。
要知道,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枝脉,是速度,是力量,是变化,是动静相克、刚柔相济之美;是一种体能与技能的较量,一种搏击技巧、技法的绝佳展示,纵横五千年之间,凸显中华神威。
 
     但是,近年来我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只是在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影视名星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但这些毕竟只是天马行空的影视文化,人们还很难通过一个平台近距离、无差异地体验和感受武术。
 
     “康龙武林大会”的出现,无疑弥补了人们的缺憾。这档节目良好地继承了传统武术的真谛,采用传统武术擂台赛的方式,以“无拳套、无级别、无演绎”为核心理念,以“还原真实武林,传承功夫精髓”为宗旨,通过擂台对打的形式决出武林中的强者。这种比赛形式,区别于套路演练的表演形式和西方搏击竞赛形式,更接近中国武术原来面貌。
 
     自节目开播以来,已经有五祖拳、梅花桩拳、心意六合拳等八个拳派登台开擂。同时,为丰富赛事内容,吸引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参加康龙“武林大会”,2008年康龙“武林大会”全国选拔赛早已启动,在蔡李佛拳广东江门全国选拔赛、陈式太极拳安徽马鞍山全国选拔赛结束后,福建泉州进行的五祖拳全国选拔赛也已经启动。这一切都说明了“康龙武林大会”在先继承再发展的原则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来推动中国武术的发展,一定意义上保护、传承了我们的国宝。
 
     良好的节目品质、专业的运营模式、科学的长远规划,以及高瞻远瞩突破泛娱乐化的节目策划,让康龙《武林大会》赢得了多方关注,不仅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因此表示:“康龙与《武林大会》的战略合作,奥康集团更是看到了在赞助推广中华国粹——武术这个项目上,既能弘扬国术文化又能实现商业价值的双重效用,在为民族文化做出努力的同时,塑造集团旗下康龙休闲鞋的文化内涵。”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