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鞋企积极应对欧盟反倾销 实现中制鞋业成长

鞋企积极应对欧盟反倾销 实现中制鞋业成长

    编者按: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附件7的规定,欧盟应在2001年至2005年间,逐步取消对中国出口的鞋靴的进口配额。但为期5年之久的过渡期结束后,欧盟对于中国鞋类的所谓反倾销一直没有结束。这里面有太多的利益牵扯,“剪不断,理还乱”,似乎欧盟的与中国的,注定了要纠缠在一起,彼此痛恨,欧盟打击,中国鞋企反击,这次战役还没有收拾干净,中国鞋企又被迫迎接下一次的残酷战役。2008年欧盟对中国制鞋业再次挥舞起反倾销大棒,中国鞋企学会了反击,虽然这是一场持久战。

    2008年,10月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由于启动了对中国和越南皮鞋的反倾销复审程序,欧盟将暂时维持对这两个国家生产皮鞋的反倾销税措施。这项决定意味着,欧盟从2006年正式对从中国进口的皮鞋童鞋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将再延长12至15个月。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的发言人表示,欧盟将对目前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向欧洲出口的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完成前,反倾销税暂时维持,也就是欧盟变相延长了对于中国皮面鞋的反倾销时间。

    欧盟鞋类反倾销对中国鞋的直接影响

    欧盟反倾销给中国鞋外销带来压力与影响。压力可体现在皮鞋出口数量与数额上。今年前7月,中国对欧盟鞋类出口增幅明显下降,单价却显著上升。1—7月,鞋类出口9.4亿双,同比增长7.57%,增幅下降9.3个百分点;出口金额32亿美元,增长14.15%,增幅下降5.6个百分点;单价3.41美元/双,同比增长6.23%,增幅上升4个百分点。中国鞋出口的单价是在上涨的,但同时上涨的部分又被因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断上涨的成本所抵消。

    欧盟反倾销影响在于促进中国外销鞋的产品结构调整。欧盟只针对真皮鞋进行反倾销限制,各皮面的出口基地改变了出口鞋的策略。温州对出口到欧盟的进行了有效的产品结构调整,从原来以真皮为主转变为以非皮鞋为主;同时温州积极开拓欧盟以外的其他世界市场,以中低档合成革鞋打开了因次贷危机而消费力减弱的美国市场。广州的中山出口欧盟的橡塑或再生皮革类鞋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同时也把主要精力改向美国市场和其他新兴市场。

    日落复审是双刃剑但是中国鞋企应对不一

    所谓复审就是原审调查程序的继续,在很大程度上,复审和原审的调查程序是相同的。对起诉方,即欧盟的部分国家的制鞋厂家而言,可以利用复审来进一步打击已经征收反倾销税的中国鞋,使中国鞋难以进入欧盟市场。而对中国制鞋企业而言,完全可以通过反倾销复审重新再次返回欧洲市场。因此面对复审,通过反倾销复审调查,希望企业可以夺回或进一步扩大其在欧盟市场上的份额,达到“市场重新洗牌”的效果。

    2007年9月,欧盟怀疑中国输欧皮鞋存在经澳门转运的规避现象,宣布将对自澳门进口的涉案类产品进行登记并进行反规避调查。当时,只有奥康集团、温州泰马、广东金履和新生港元等几家中国企完成了针对欧盟反倾销诉讼的第一轮答辩。本次日落复审中,中国鞋企应对的态度也是很不一样,冷热不均。

    2008年,10月2日欧盟启动对中国和越南皮鞋的反倾销复审程序后,按照欧盟的要求,中国应诉企要在15天之内提交抽样问卷,40天内提交问卷答复。个别企业也可以向欧盟提出申请,单独审查其税率是否适当。欧盟将根据调查的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维持反倾销税,按照程序一般将持续12个月至15个月,期间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本次应对反倾销时,商务部及时站了出来,首先对于欧盟启动反倾销复审表示遗憾。然后,迅速行动,激发各地鞋企应对反倾销的热气。10月8日,浙江温州;10月9日,广东中山;10月10日,福建泉州。由国家商务部领导,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皮革协会参与,紧锣密鼓地到鞋的生产基地召“开欧盟中国皮鞋反倾销‘日落复审’协调会”,动员鞋企“出征”积极应对复审。

    广东和温州是中国两大鞋出口基地,在欧盟为期两年的反倾销措施中也受伤最重。目前广东企已经结成企业联盟,抱团应对反倾销。温州市鞋企康奈、奥康、东艺、泰马等龙头企业则在积极准备材料,将向欧盟重新申请市场经济地位,也就是说向欧盟提出抗诉。但是,部分泉州鞋企对此次抗辩并不积极。据了解,在欧盟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上一轮调查中,泉州涉案企业有48家,而在欧盟官员到中国抽查的13家企业中,其中就有两家来自泉州的恒泰与富贵鸟。

    作为13家被抽查企业之一的恒泰鞋业曾经富有激情,积极抗辩。早前曾为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而积极抗辩,该公司总经理苏文滨甚至到欧洲接受当地报纸与电视媒体的采访,反映真实情况,争取权利。然而经过几次抗辩无果以后,苏文滨认为反倾销案已不再是单纯的商业抗辩游戏。有企业人士认为,欧盟决定对华皮鞋征收反倾销税是欧盟一些国家的联合行为,有其国家利益作为背景,企业如果缺乏政府、行业等方面的通力支持,很难打赢这场官司。

    这次,对于复审抗辩,苏文滨已不再充满热情。世界市场还很大,他们还可以去开拓其他市场。“全世界都知道制鞋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全球产业分工的大趋势必然把制鞋业往劳动力多且便宜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任何保护措施都改变不了这种趋势。这种情况欧盟也知道。现在既然能多收税,何乐而不为?钱能赚一天算一天。”某鞋企海外部经理这样认为。他表示,去年其公司曾起草过一份上诉申请,但欧洲律师告诉他们,通过复审减税的希望几乎没有,因为欧盟立案反倾销调查的目的,就是要保护自己的产业,另一个目的是提高价格、提高税收,把钱装进他们的口袋。他认为,欧盟提高其进口鞋税率的趋势将是长期性的。

    甚至泉州企业家认为:“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只是欧盟方面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赚钱的‘把戏’。”该企业家对复审抗辩的结果并不乐观。

    有业界人士认为,泉州的企业对抗辩不积极,一方面是泉州大部分皮鞋企业相比于温州、广东规模比较小,另外富贵鸟、恒泰等较具规模的企业积极抗辩无果,更让他们对于抗辨提不起热情。

    中国鞋企需要反思

    作为中国鞋企,也需要在欧盟的反倾销里认清形势,对于自己的产品,对于欧盟市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些企业家认为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只是欧盟方面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赚钱的把戏。中国鞋企应对这种把戏是,也想出了一些聪明办法。但是,这种聪明办法却让中国鞋企吃尽了苦头。

    以澳门皮鞋遭遇反倾销说起。从2006年10月7日起,欧盟对我国皮鞋征收高达16.5%的反倾销税。在贸易壁垒森严的当下,中国鞋产品进入欧盟的速度已明显放缓,2007年1-11月,对欧盟出口数量1.1亿双,比前年同期减少6.7%。然而,在中国鞋产品进入欧盟的流量放缓的同时,从澳门出口到欧洲的皮鞋数量却骤然增加。

    众所周知,澳门根本就不是皮鞋的生产基地,欧盟很容易就判断出很多鞋子是由其他国家和地区借道澳门转口欧洲的。很显然,为规避欧盟的高税率,中国企业已经采取了应对措施,其中的“聪明办法”包括改由第三国或第三地出口。不少制鞋企业为了规避反倾销税,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再到柬埔寨、印尼等地的工厂作加工;有的时候就是操作最后一步,然后贴上当地的标签出口。这种操作方式,一般被称为"转口贸易"

来源:互联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