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面对艰难事态 鞋企“节流”度寒冬

面对艰难事态 鞋企“节流”度寒冬

  降薪、裁员,这两个词近段时间来可能频频出现在一些企业的计划中,而首当其冲的往往是中高层管理的副职人员,这也从委托人才顾问公司找工作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增多可见一斑。在当前困难形势面前,一些企业之所以有此打算,是想以此“节流”来度过寒冬。业界认为,经历这次风暴,至少让不少泉州老板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企业的发展,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来对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决策,稳步前进。

  大幅降薪无奈辞职

  宁德人小刘,之前在晋江斯兰鞋业有限公司做车间主任。4个月前,他无奈地递交了辞职报告,离开了这个他工作7年之久的企业。“其实,老板对我很好,我也很想留下。”小刘说,原先公司三条生产线,后来减少到只有一条生产线,他的月薪也从原来的6000元/月降到3000多元/月,在这样的反差下,他无奈选择了离开。

  据小刘介绍,在困难形势面前,不少公司员工都被降了工资,因为他是管理层,所以降薪幅度会大一些,而对于工人们来说,影响则比较小。原本,小刘打算自己创业,但是,眼前的形势让他举步维艰。“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实在无聊,我就想找工作了。”小刘说,可是他找来找去,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要么是企业不需要人,要么是开出的薪水没法达到他的预期,所以,他只好在家先观望着。

  记者了解到,在业界,小刘绝不是个案。“目前,委托我们找工作的企业中,高层管理比以前多了好多。”泉州华旗企业人才顾问有限公司猎头部小安告诉记者,因为当下不少企业降薪裁员或者员工无奈辞职,出现了很多“管理过剩”的现象。中高层管理开出的薪水都比较高,而目前的困难形势使很多企业不愿意花高价聘人,所以,要成功促成一对“婚姻”,也不是件轻松的事。   

  “裁次不裁主”

  “现在,裁员在企业中已相当普遍。但是,企业中一般不直接说裁员,而说是‘精简人员’。”晋江大三豪鞋服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明友道出了业界的心声。

  陈明友说,大三豪的生产线现由三条减为两条,所以他们也不得不开始“精简人员”。这其中,秉承的一个原则是“裁次不裁主”,首先裁去的是企业管理的副职,比如生产副主任、助理等职位。而留下的正职岗位管理者,则“一个顶两个”工作。“没有办法,现在企业求自保,只有开源节流,目前开源有限,只能从节流上下工夫。”陈说,高管的工资相对较高,而正职管理又是企业中不可缺少的,所以,就只能委屈副职了。

  面对困难,凤竹鞋业有限公司则相应裁去了“一些不适合,表现不好的,没有太多业绩的员工”。而泰亚鞋业有限公司则通过“压缩非价值人员”的做法,节省企业成本。据泰亚丁副总介绍,所谓“非价值人员”是指在企业中并没有直接创造价值的群体,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办公人员、后勤人员、辅助人员等。目前,泰亚新旧两厂共3000多名员工中,已经压缩了200多名非价值人员,其中也包括一定比例的副职管理人员。

    除了外贸型和上游产品企业在人员上“节流”外,不少泉州品牌企业也在人才上下工夫。据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副总刘庆先介绍,虽然他们没有大面积裁员,但是在用人上,公司也强调“用精再用精”。目前,他们正在开展一年一度的人才盘点计划。因为,年初他们都会有5%~10%比例的储备干部编制,年末人才盘点时,将会根据他们的业绩和表现,相应淘汰3%~5%比例的人员。“这是企业人才正常的新陈代谢。”刘说。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发挥留用人才的积极性,大三豪、泰亚等企业不但没有对留下人员降薪,反而还加薪了。“这也是企业留住核心人才的一个举措。毕竟,企业要度过寒冬,离开这些核心人才的努力和支持,肯定不行的。”
陈明友说。  

  让企业敲响警钟

  “裁员,仅仅是解决当下之急,但治标不治本。”凤竹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秦浩钦说,泉州不少中高层管理,都是企业从基层一步步培养起来的,如果为了解决眼前难题,而把一些培养中的人才辞退,实在是非常可惜和无奈,不但伤害了员工,也伤害了企业的美誉度。毕竟员工工资一般占不到企业总成本的1/3,所以,他认为,企业应该更多地从其他“节流”方面下工夫,比如,他们正在开展的无纸化办公,用以节省纸张和打印费用;而在开源上,他们则更加注重开发新产品,并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以弥补相对萧条的国际市场。

  “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企业的小环境。”刘庆先说,特别是在当下困难时期,企业一是要在人才质量上把好关;二是要优化组织结构,在管理水平上下工夫,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其实,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裁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让企业敲响了警钟。

    新宝树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李海林则用另一个角度分析说,在以前,不少泉州企业根本没有科学的发展计划,存在盲目扩展的情况,比如,有的老板看到邻厂上了3条生产线,自己也一拍大腿,跟着上,丝毫不管自己是否具备了这一能力和销路,老板间盲目攀比的现象较为严重。而今,在金融风暴下,最容易倒下的,就是这些曾经盲目扩张的企业。经历这次风暴,至少让不少泉州老板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企业的发展,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来对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决策,稳步前进。

来源:互联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