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全面信息化,体现在以下几点:
1. 企业的所有信息可能并应该集中于一个单一的数据库之中,也即企业数据中心。
2. 企业的所有经营流程全面在线完成,没有手工作业进程。
3. 所有业务数据经由系统处理,快速形成管理层所需商业智能。以KPI(关键绩效指标)、图表以及可追溯的报表形式呈现。
现代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必然包含上述目标。在目标明晰之后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开始长期建设。在每期建设结束时,企业应在信息化战略的背景下对其总结,从而确定下一步目标。信息化战略应保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每一步都能体现阶段成效,在阶段性成果的不断鼓舞下,企业才有可能将信息化事业不断发展。
企业在制定信息化战略的时候,以下方面必须包括,并应予充分重视:
1. 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的规划。信息化基础平台至少应包括硬件、网络(Internet/Intarnet)、集群数据中心、数据仓库。同时还要考虑未来新技术平台的延伸,如无线(Wireless)、语言平台(Voice)都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新的应用载体。
2. 应用系统的规划。全面信息化必然涉及企业所有的经营及管理领域。这些领域事实上已经被大家所熟悉的应用软件覆盖,如ERP(企业资源计划)及内容接近的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其中ERP及CIMS侧重于企业或集团企业内部涉及产、供、销、人、财、物的各项作业流程。CRM则侧重于围绕着市场和客户的营销管理及销后服务等领域;而SCM则侧重于供应链的计划优化和协同作业。企业应用信息化从什么地方起步并无绝对的规定,好的应用软件可以保证企业从任意最急需信息化的领域起步,并最终殊途同归。
3. 商业智能及战略决策支持的规划。众多国内外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总是感到效率不明显。业务流程一个个搬上系统而C Level (老总级领导)却不能及时获得一目了然的信息,缺乏智能是十分普遍的。所以“商业智能及企业战略决策支持规划”从一开始就要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一项重要目标。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商业智能领域面临的挑战在于:
a) 局部智能易得,全局智能难得。
b) 智能展现手段不灵活、不及时,传统的报表形式很难满足管理层高效率获取商业智能的需求。
c) 某些应用附代了部分商业智能,但过于封闭,不能接受并融合处理外部更广泛的信息。
d) 没有足够的技能去利用专业的数据仓库技术从运营系统中总结智能。抑或付出昂贵的代价。
来源: asia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