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使用文件,能随时查取,文件的日常管理要尽量做到科学化、规范化。
一、文件的跟踪管理法
公文在运转使用中,为利于查找和保密,要准确掌握其流向。主要措施就是搞好登记,登记可设专簿或采取勤记勤销的“日记实”办法。
“日记实”,是对办公室文件在传阅、承办过程中每个落脚点的当天记录。它是文书处理人员在查找、调阅文件时的得力工具。一般用文件跟踪单记录。
文件跟踪单呈卡片形式,每一类型的文件跟踪单放在一起。以县委办公室为例,中央文件、内刊,省委文件、内刊,省政府文件、内刊,市委文件、内刊,市政府文件、内刊分别放在各自的盒子里。文件收回后,跟踪单自行作废。
二、文件的定位管理法
把送阅、送办的文件取回后按照预先给它们规定好的位置存放起来,即所谓定位管理。具体办法是:
按文件长、宽制作适当厚度的文件盒(塑料盒或自制的夹板纸盒均可),并将本机关所有文件名称按一定的规律(参考收文登记簿类目)分别标注在盒上,把文件橱分上半年与下半年两个或几个使用期,橱内再用横档板分出层次(中央级、省级、市级等)。然后依文件盒标清的名称,本着由上到下的等级次序,将盒放在橱内相应的层次.运转回来的文件,分层次按序人位。
三、文件的卡片管理法
在文件管理工作中,为了便于查找,文件可采取编制“文件卡片”形式管理。“文件卡片”是以卡片形式揭示本单位文件内容和成分的一种检索工具。把浩瀚的文件信息贮存起来,加以科学的分类,使同一问题和专题性的内容信息汇集在一起,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主动为领导提供和利用信息。“文件卡片”是当前手工检索工具中较为广泛运用的一种。
编制文件卡片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凡遇到按文件标题填写不合逻辑时,要按照实际情况更改标题。例如有些统计表,往往是上级组织直接统一印发的,标题往往用“全国×××统计表”,这类表格如果用在县级单位时,其标题就应改写成××县×××统计表。”
2.遇到无标题或文件名称作标题的文件,则要根据文件的内容拟制一个简明确切的标题。
3.有的文件虽有标题,但要加上一个副标题才比较确切,使人一目了然。
4.对文字太长的标题,在不影响文件愿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简略,使人一看就懂。
卡片分类后,要根据一定的方法固定类内每张卡片的前后次序和排列的位置,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使之有目可查。每个单位每年所编制的卡片格式标准要一致,这样才不会失散,同时又便于查找利用。文件卡片的排列主要是指属类与小类内文件卡片的排列,可按类——属类——小类(问题)——年度——作者——时间的顺序排列。这样排列,同一性质的文件集中在一起,便于迅速、准确地查找。在同一年度里,卡片排列的次序习惯是:先上级后平级再下级;先党委后行政;先领导机关后业务部门。卡片经过排列,位置固定后放进卡片柜,并设属类、小类、问题或年度、作者等的索引卡,最后拟写一个“查阅需知”。这样,既能克服文件保管、利用的混乱现象,又保证了文件卡片的编制质量。
四、文件的制度管理法
要建立文件借阅、传递、归档制度,以便发现丢失、损坏等问题时,进行核对和查找。
建立文件借阅、传递、归档制度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建立文件借阅簿。即把各种文件分门别类、有科有目地编排成簿,以便于阅览时查找。
2.借阅文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无论何人、何故、何时借文件或资料,不管再急、再忙,都要在“借阅簿”上一丝不苟地履行登记、签字手续。
(2)严密。规定借阅时间,控制“密级”文件阅知范围。特别对标有“密级”文件的外借,应随时请示领导,借出前要当面交待注意事项。
(3)勤查。对所管理的文件一周一小清、一月一大清、一季一核对、半年一整理,一有问题就主动、及时上报,求得迅即解决。
3.列明本簿所属文件仅供何人何时查阅。
来源: asia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