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深度报道:我国缝纫设备生产企业生存现状

深度报道:我国缝纫设备生产企业生存现状

高成本和低效益迫使纺织服装企业加快由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步伐,强化了部分企业产业升级的需要,由此带动缝制设备局部市场的回暖。  在江西、安徽、辽宁、河北、河南等地,一些经销商开始显露忙碌的迹象。虽是小幅上扬,但仍给人以安慰。   这一..










     高成本和低效益迫使纺织服装企业加快由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步伐,强化了部分企业产业升级的需要,由此带动缝制设备局部市场的回暖。


     在江西、安徽、辽宁、河北、河南等地,一些经销商开始显露忙碌的迹象。虽是小幅上扬,但仍给人以安慰。

 

     这一年来,缝制设备企业把攻坚重点放在了开拓市场和研发产品上。尽管企业的破冰之旅主要从市场拉开,但关键还须扎实产品技术方面的基础工作。先忽略那些让人头疼的坏消息,暂时忘记不够火热的市场。

 

     在各个企业的研发中心里,技术人员还在为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而努力。在这一期“聚焦”专题里,本刊收集了近年来企业推出的较有代表性的部分新产品向服装行业的用户予以详细解析。作为生产商,缝制设备生产企业在回看近一年来所开发产品的脚印时,也许有更多的思索出现。

 

  缝纫机行业应用好政策加快发展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主要内容非常有针对性,提升基础零部件技术水平,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以及对部分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都是过去企业一直在建议的,这次都得到了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的这些内容对缝纫机行业的发展将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把基础零部件首次提高到战略的角度,这对包括缝纫机在内的机械制造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一直以来,我国的缝纫机基础零部件都是制约缝纫机行业发展的瓶颈,一些核心零部件不得不依赖进口,使得整机的很大一部分利润被进口零部件吞噬,国产设备也因此而失去竞争优势,从而使某些关键设备难以形成产业化。正是基于这种现状,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将直接提高客户对国产设备的采购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产设备的创新和发展。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这是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

 

     事实上,我们收购国外企业,也同时吸收了其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理念。随着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今后几年国内骨干企业之间、国内与国外企业之间的联合会越来越多。可喜的是,缝纫机行业的骨干企业已经涉足。

 

  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让既是纺织上游产业,又属于机械制造业的纺机行业双重受益。纺机行业一定要瞄准纺织行业调整的方向,充分利用好各项鼓励政策,加快纺机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力争在产品的技术创新、可靠性方面都有一个新的突破。

 

 “困”围绕了缝机行业一整年

 

  3月的明媚春光中,当缝企的老总们齐聚武汉参加协会八届三次理事会时,大家可能也只是感受到行业2008年的前景趋淡于前几年,而也许谁都没有想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次贷危机正悄悄蔓延长成全球金融海啸,并很快以超强的深度和广度将全球经济拖于“冰河时期”。

 

     此时,“防通胀、防过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举措开始逐步实施,随着国家银根的收紧,企业贷款难度增加,融资阻力陡现。

 

    还是3月的武汉八届三次理事会上,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唯一的缝制机械行业代表、浙江飞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继宝应邀在会上向代表们传达“两会”精神,他提到“……要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利润空间,从过去注重‘卖得多、卖得快’彻底向‘卖得贵、卖得久’转变……”,引起了与会人员会心的微笑和掌声。

 

  当人们以为飞跃将继续以昂扬的姿态在行业中领跑时,资金流带来的各方压力将正在扩展中的飞跃越缠越紧,从5月份开始,坊间纷传飞跃要申请破产,直至7月份当地几家公司开始与飞跃集团磋商产业整合事宜时,飞跃的“危机门”事件终于得到证实。

 

  不仅仅是国家宏观政策给企业资金链上造成压力,2008年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用工成本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多重作用,企业赖以发展的低成本优势一直受到严峻挑战,企业更觉负重重重,艰难前行。

 

  据海关总署统计,继2008年10月份我国出口额同比增幅低于20%,11月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仅为-2.2%,出现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对于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中国而言,2008年是近十年来中国外贸遭遇最大波折的一年。

 

  “环球同此凉热”,缝机行业也概莫能外,出口形势直线下滑,国内缝机市场需求同比累计下降了约45%,海外市场需求增幅也快速下降,缝制机械出口额增幅同比减少了15%。加上来自服装行业市场形势的全线走低,缝机产业发展受到重创。

 

  应对困境,及时调整发展思路

 

  “抗寒”,原有的思维模式和经营理念显然是不再适合“冬天”的发展需要的,严峻形势的倒逼机制下,企业开始正视市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创新发展为推动力,苦练内功。领军企业标准公司,优化了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对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更细致、更科学的规划和调整,建立了精干、高效和相对独立的监管体系,引进先进的实验仪器和科研装备,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建设,科研创新能力在快速增强。

 

  杰克公司全线收缩运营阵线,将营销重点从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更注重成本控制和营销创新,增强了对大批量订单的反应能力,对南亚和俄罗斯等地外贸营销有新起色。

 

  启翔公司厂长董敏良介绍,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实行减员增效,实施了节能降耗计划,强化了市场预测。重庆零一公司四项措施应对危机,注意控制现金流、对自动、半自动设备投资改造,适应未来快速交货、小批量的生产需求;调整人员、实现组织的扁平化和产品结构优化,取了可喜成果。

 

  2008年,不管是企业的苦练内功,还是业内盘整与整合,我们从缝机企业的行动中看到面对危机时的从容与淡定,看到企业从消极恐寒避寒到积极御寒抗寒,告别焦灼,摆脱恐惧、勇往无前的信心。

 

  现在,我们把目光投向2009年,这一年行业和企业又将在行进中勾勒怎样的图腾?

 

国家出台利好政策 缝业机将迎来“新春天”

 

    危机之下,投资、消费,成为政府力鞭的“双马”。国务院确定的4万亿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紧接着密集调整国家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国家财政政策已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变为“适度宽松”。

 

  “国务院部署促进轻纺工业发展等6项政策措施”、“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考察时强调:支持企业应对危机渡过难关”、“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原则审议通过”……一组组不断更迭的新闻,正显示着国家鼓励中小企业加大融资,技术改造,提高产能,在拉动内需、刺激市场回暖、发展经济上正全力做足文章。

 

  缝机行业当然是一组组政策中的获益者。从2009年1月1日开始,缝机产品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1%、13%统一提高到14%,已高于2007年7月1日前13%的出口退税水平。据初步估算,出口退税下调2个百分点,按全行业年出口创汇 15亿美元计,可增利约2亿元人民币;贷款利率每下调 0.27个百分点,按行业内中型企业年均贷款余额5000万元计,每年可减少财务费用 10多万元。这些含金量颇高的政策,带给企业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2月19日,更有利好消息直指缝机行业:刚刚被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轻工业振兴规划,明确将缝机行业列入重点支持行业之一,行业的“光机电一体化缝制机械装备”的技术改造和专业市场建设和被明确列入轻工业振兴规划中,实施技术改造、推动缝机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将是未来三年的主要任务。

 

  有专家分析认为,业内寒冬的温度已经接近底部,国家频频出台系列利好的政策,正预示着行业的“春天”已经可期。

 

    我们更坚信,随着行业调整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行业的格局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择时而动、顺时而为的行业企业将在“危”中把准“机”,赢来新一轮的发展。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