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都市快报》报道,由于第一批蚕茧价格高企,致使吨丝茧本一度涨至30万元以上,浙江缫丝企业处于半停工的状态。按往年经验,在第一批茧的“抢茧大战”中,能给的起价,能组织得起货源的,多为东部厂家,但现今连这些地区的厂家都感到实在是买不起,外销又没有明显的增量情况下,那么蚕茧价格只能是向下调整。广西雨季来临,但暴雨并没有如同干旱被虚炒一把,几场降雨没有对蚕茧价格构成实质利好。对现在近30元/公斤的收购价更不利的消息是,江苏省、广西区今年的春茧收购指导价分别为22元/公斤、24元/公斤,市场的信心与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利多出尽,利空显现后,广西市场干茧价格今日全线回落,近周合约跌幅甚于远周合约,053跌2500元,跌幅超过3%;061合约高频换手,换手率达到100%,全日共成交30批,跌1700元,报收于75500元;093跌600元,报收75500元,各合约间差价缩小。生丝在今天的下跌中,连跌效应减弱,053合约报收271000元,跌2500元,成交40批,订货72批;093合约报收252000元,跌1300元,成交66批,订货量减少到636批。
目前,在现货市场上的生丝流通量不大,一方面是外销订单不足,另一方面是茧本高企,一部分缫丝企业被迫停产,在新茧上市之际,生丝流通反而成了一个相对的“淡季”,本月底浙江等地蚕茧上市,蚕茧价格形势趋于明朗之时,下游生丝价格区间或也将明晰。
来源:中国茧丝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