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业多年来在城市中驰骋之后,开始把发展的方向瞄准了国内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尤其是在政府力推的家电下乡的政策的指引下,家电下乡已经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场运动。那么,作为在家电业三四线市场布局的日日顺连锁企业,能否在全国的农村市场遍地开花?其发展是否像它的名字那样真的日日顺呢?
顺启何时?
2003年海尔集团看到了国内的农村的广阔天地,为了占领中国广大的三、四级市场,
海尔集团全资控股的境外子公司——香港汇邦在上海全资成立了“日日顺(上海)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海尔集团综合电器专营店发展战略规划。
2006年,上海日日顺营销策划公司在为海尔集团提供营销发展战略制定的同时看到了在农村发展连锁的契机,于是便找到了在家电行业内远近闻名的李华刚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河南日日顺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之后,河南日日顺下设合肥日日顺、江苏日日顺以及青岛日日顺3家控股子公司。在以上四个区域内开始了农村市场的布局。
在此之前的2005年8月,时任三联商社总经理的崔葆瑾辞任三联商社总经理一职,于当年年底创立了山东久联电器。经过近两年发展的山东久联电器有了初步的发展,在山东地区已经小有名气。到了2007年,香港汇邦看到了山东久联发展的强劲态势,于是在2007年间,香港汇邦与崔葆瑾掌控的山东久联电器合资成立山东日日顺,随后又延伸出重庆日日顺等分公司。
随着日日顺在全国重点区域如雨后春笋般的茁壮成长。一个在三四线市场连锁的家电企业初步成型,而且每年的营业额也在逐渐增长,被许多家电企业在家电下乡中所看好,而对于国内龙头企业的海尔集团作为日日顺的真正老板,自然也对日日顺寄予厚望。为此,2008年,为解决河南日日顺与青岛海尔的关联交易问题,青岛海尔出资与河南日日顺成立了其控股51% 的合资公司,作为其运营三四级市场的主要渠道。2009年,青岛海尔超过40%的销售收入是通过日日顺销售获得的。
去年初,崔葆瑾低调出任银座电器总经理。在与海尔旗下的“日日顺”撇清关系后,崔葆瑾也将错失这一轮“资本盛宴”。因为从海尔集团传出的消息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海尔电器将接手总销售规模突破450亿元、拥有网点超过6000家的日日顺电器连锁,其今后的主营业务也将从此前的洗衣机、电热水器等白电业务转为三四级市场的家电分销。
真的会很顺吗?
在众望所归之下,日日顺其实也面临着自身的一些问题,也为自己在未来的发展潜藏着危机。
出身名门的日日顺,在竞争对手云集的三四线市场上,尤其是在未来的两年结束政策的支持之后将会面临哪些问题呢?
1、行业自身的问题
日日顺把自身定位为农村市场的家电连锁品牌,自然就要接受当前我国农村市场消费情况的制约,目前,我国农村的情况是:拥有9亿人口的农村市场,遍布全国的2000多个县级市以及5万多个乡镇农村市场家电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15%-20%。农村市场的消费现状是:消费者平均收入低,这就意味着中低端产品在农村市场最受欢迎,而且对于家电的需求也与城市存在着差异了,不管是在外观还是在实用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外观设计和家电内部构造上都要适合农村的使用需求。
由于农村居住的相对比较分散、售后服务工作开展难度很大,而且也增大了售后服务成本,这无形中便增大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使得大连锁商以及厂商本身进驻农村市场成本高而成功率低。从国美、苏宁在农村市场鲜有作为到TCL的“幸福树”计划受挫,种种现象表明,将适应一级城市的成功法则复制到农村市场是不适用的。因此,日日顺这种半创新的农村家电连锁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也将会面临更多的问题,而且这些更多的问题非常亟待解决。
2、行业竞争问题
当日日顺把农村市场当做一片金矿进行开发时,其他企业也瞄准了这个庞大的市场,也都对此市场寄予厚望,而且有的企业还后来者居上。
目前,在国内家电的三四级市场,日日顺不仅仅来自汇银家电的直接竞争,而且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性家电连锁企业的阻击。比如像,深圳顺电、武汉工贸家电、河南家裕、安徽国生、合肥百大电器连锁、银川新百东桥家电连锁、牡丹江广汇、扬州汇银电器连锁、浙江百诚、江苏昆山明珠空调连锁、浙江百诚电器、河北北国电器、绵阳家福来电器、四川乐家易电器等先于或略晚于两大家电连锁巨头成长起来的区域型家电连锁,10年来在与两大家电连锁巨头持久对抗,艰难求生中,业已探索出一条不事张扬、服务制胜、乡村包围城市的自主发展道路。
3、门店经营问题
目前,日日顺的产品结构更多的是以海尔的产品为主,其他品牌也有所囊括,但是从日日顺的产品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矛盾。海尔集团作为日日顺的最大东家,当其他品牌的引进威胁到海尔品牌的时候,这个东家也就难免的会产生一些私心杂念,尤其是遇到一些给海尔品牌构成直接竞争的品牌产品时,这将使得日日顺不得不面临博弈的过程。反过来讲,日日顺只把重要精力放在海尔自家产品的销售和推广上来讲,其他品牌的产品满足不了客户的需要时,也将给日日顺自身带来一些客户的流失和不好的影响。
同时,在门店的布局上,日日顺在布局全国的市场上,能否达到软硬件的统一,也是一个很难把握的事情,尤其是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区域,遇到一些不同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竞争对手时,日日顺是坚守标准还是因地制宜,也是需要权衡利弊的。
更重要的是,在短短5年内日日顺已经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地收编了6042家门店,这些收编的农村“夫妻店”将如何面临如何正规化、规模化和专业化、以及标准化的管理难题,同时面临着国美、苏宁渠道下沉的威胁。正如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所说,,“日日顺是目前在三四级市场最为成功的批发分销平台,也是海尔集团打造的第二个面向三四级市场的海尔工贸,但是零售主要是依靠收编社会资源,其管理上还面临挑战。”
确实如此,日日顺在未来的三四级市场的发展上,虽然把握了更多的发展时机,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挑战。能否实现真正的日日顺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和证明。
来源:创业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