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上海世博园内感受中国文化的"远亲近邻"

上海世博园内感受中国文化的"远亲近邻"

乌克兰馆夜景呈现闪亮绿色,外墙上还有太极图案。“乌克兰居然也有‘八卦阵’!”“土耳其馆内的这个龟驮碑,和我在明孝陵见过的简直一模一样!”类似的感叹,几乎每天都能从兴奋的世博游园客口中听到。中国在岁月沉淀中不断与周边文化发生着联系。在上海世博园内,中国参观者既能找到日本、韩国等展馆内与中国历史文化..



  乌克兰馆夜景呈现闪亮绿色,外墙上还有太极图案。


  “乌克兰居然也有‘八卦阵’!”“土耳其馆内的这个龟驮碑,和我在明孝陵见过的简直一模一样!”类似的感叹,几乎每天都能从兴奋的世博游园客口中听到。中国在岁月沉淀中不断与周边文化发生着联系。在上海世博园内,中国参观者既能找到日本、韩国等展馆内与中国历史文化交流交融的印迹,也能邂逅土耳其馆等“丝绸之路”上的远朋旧友展示出的“似曾相识”。


  5月26日,在上海世博园韩国馆内,方婤曣微笑欢迎参观者。当日是韩国国家馆日,韩国馆的姑娘们穿上了传统的民族服装,飘逸动人。走进韩国馆,美丽端庄的志愿者就是一道流动的风景。这些普通的韩国姑娘大多都曾在中国留学或工作过,可以讲流利的汉语,随时为中国观众提供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服务。



  韩国馆:精彩演绎“敬惜字纸”意境


  “字”是韩国馆的展示中心,其建筑外形就脱胎于韩语的辅音与元音,据说墙壁上五彩的韩文色块,横读、竖读能组成不同的句子,每天都吸引大量游客来此一探究竟。


  一位颇为懂行的游客邹先生向记者分析,韩国馆的外观体现了儒家文化“敬惜字纸”的传统。字在古代被认为是有灵性的东西,传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文字让人类文化的保存和繁衍有了保障,所以古人对有字的纸片格外珍视。历史上曾深受汉字文化圈影响的韩国人,这次把“敬惜字纸”的意境发挥到了极致。


  韩国馆中有一个祈福环节,让华人感到亲切。在散落着方块字的墙壁前,游客一拉动手柄,四散的文字便组合成八句各不相同的慧语,据说它们都出自《周易》、《论语》等儒家经典,代表着“同”、“信”、“礼”等传统价值观念。


  5月1日,观众在土耳其馆外排队等待入场。 当日,上海世博园正式开园,首批持票参观者接踵而至。土耳其馆以其独特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吸引了大量游客。新华社记者 王雷 摄


  土耳其馆:传奇“龟驮碑”展示中土交往史


  作为罗马、拜占庭及奥斯曼三个帝国曾经的首都及丝绸之路终点,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成为见证文明交融的传奇城市。在土耳其馆,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古代图书馆、排水渠、水箱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和基础设施,也能看到其历史上与中国交往的诸多痕迹。


  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志明发现,土耳其馆内展示的不少精品瓷器图片,正是元明时期的龙泉青瓷。


  而土耳其馆让中国游客惊叹不已的“镇馆之宝”,则是一座奇特的“龟驮碑”。一些见多识广的游客发现,它与中国古代帝王陵的碑石非常相似。在中国,“龟驮碑”被视为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土耳其馆的这块“龟驮碑”来头不小,据介绍,在这块古老碑石的正反面分别用汉语和土耳其语记述了古代中国与土耳其的交往。在异国文化展示中邂逅中国历史,引得游客纷纷与这块传奇碑石合影留念。



  世博园波兰馆:鲜花、细雨、落叶、飘雪,一条路看尽四季变迁;音乐、舞蹈、电影、剪纸,半小时展示国家的创意与热情——这就是波兰馆,以温暖的微笑迎接各国游客。


  波兰馆:精妙“剪纸龙”对话中国游客


  中华儿女自诩“龙的传人”,剪纸亦是反映中国人智慧的手工技艺。波兰馆因此给了中国游客一份不小的惊奇:原来波兰馆内也有一条龙与参观者热情互动。据说这条有千年传承的龙,为参加上海世博特意学习了中文。这条“剪纸龙”在馆内会热情“搭讪”观众。孩子们亲亲它,它还会高兴地飞来飞去。馆方人士称,波兰和中国一样都拥有龙的传说,希望借此找到共同点,促进两国相互了解。


  剪纸则是波兰馆又一令中国观众颇觉亲切的要素。据导览员介绍,波兰剪纸是其“国粹”,与中国一样,其民间也有用剪纸表达心愿、寄予四季祝福的传统。此次波兰馆的设计创意就是“剪纸盒子”,馆内流光溢彩的花纹“地毯”,就是利用灯光投影在“剪纸墙”上折射出的效果。连馆内的电视柜、台灯、挂钟和沙发都是“剪”出来的。

来源:世博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