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世博志愿者上岗前,华东师范大学想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准备 “秘笈”——在世博园区建筑模型的沙盘前进行模拟演练,这一寓教于乐的培训方式,让同学们很快熟悉了世博园区。如今,华东师大的“小白菜”们上岗已经超过一周,华东师大团委书记潘靓每天在园区各个片区跑来跑去,为他们加油鼓劲。
培训: 沙盘演练像“大富翁游戏”
正式在世博园区上岗之前,华东师大的“小白菜”们每人都有一个特别的“沙盘演练”机会,而其他的“小白菜”则扮演不同身份的游客,用这种现场模拟的方式来完成岗前培训。
“在同学们自制的园区模型前,一名‘来自英国的游客’从上南路世博园入口进入世博园,第一站是英国馆,接着要去浦西城市最佳实践区,最后的目的地是徐家汇。该如何给出最佳答案?”
“因为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回答,很像‘大富翁游戏’里的情节,因此同学们还将沙盘演练叫做‘大富翁游戏’。”潘靓说。
通过这样的培训,同学们很快就能熟悉园区,再加上每人一本华东师大自制的手掌大小的“世博会园区志愿者服务宝典”,每个“小白菜”又能很快熟悉起自己的岗位。
“我们对所有的‘小白菜’有着最基本的要求——了解自己岗点附近的厕所、饮水点、预约机、用餐点、吸烟点以及到中国馆如何走。”潘靓说。
{page_break}此外,华东师大自编的《“小白菜”服务之歌》,刊登在学校的志愿者报上,让每一位志愿者通过简单的歌词就可以牢记服务内容。
激励: 服务一天换一张海宝贴纸
为了激励“小白菜”,每所学校都花了不少心思,华师大也不例外:除了一枚被“小白菜”亲切地叫做“大饼”的绿色纪念徽章外,还有一本可折叠的世博志愿者“博log”。
华东师大世博志愿者“博log”折叠起来有一张交通卡大小,展开后,有华东师大志愿者的服务日期。在完成一天的服务后,上岗志愿者均可得到一张海宝贴纸,集齐14天,就会得到一套造型不一的海宝贴纸。“贴纸成本比较低,但是一样可以鼓舞‘小白菜’们。”潘靓笑言。
最近,华东师大“小白菜”之间最热闹的一件事情,当属为设计学院赵海容同学设计的吉祥物取名。“小白、小青;大志、小愿;菜饭、菜心……同学们想出来的名字有时候还挺让人忍俊不禁的。”潘靓说。
华东师大还将对所有参与志愿者服务的4000余名“小白菜”、“蓝莓”,以及一些特殊岗位的志愿者送上世博会门票,让他们在志愿者服务结束后实地体验世博会的精彩。
接力: 各高校自发交流经验
今天,潘靓将带着华东师大世博志愿者的经验,前往华东理工大学,与承担世博园志愿服务的第三批、第四批高校老师分享一线“小白菜”们的经验。
事实上,这种各个学校之间自发形成的联盟,早在首批志愿者上岗时就已经形成。潘靓告诉记者:“这样老带新,一批接一批,会确保整个园区内的志愿者服务不会出现真空,也在最短时间内帮助来自各个不同高校的‘小白菜’尽快上岗,就像一根接力棒,一直传到世博会结束那天。”潘靓表示。
王佳伟岗位:浦西B3、B4公共区域及机动
王佳伟是小组长,除了要做好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外,还要负责协调9名组员。 “小白菜”们每天都要开会,作为组长,王佳伟会向组员传达一些通知和更新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小白菜”们的作息时间已经从“做一休二”改成了“做一休一”。尽管休息时间“缩水”,但是王佳伟说,大家没有怨言,仍在积极地为游客服务。“一次我通知一些组员休息,他们还不愿休。他们说,游客少工作没劲,现在游客多了,提的问题也多,这样的志愿者服务才有意思。 ”
龚史晨岗位:浦西K3区域预约机入口处引导
从本月16日正式穿上 “小白菜装”进园到现在,龚史晨的嗓音已经有些沙哑。负责在预约机入口处引导的他要回答游客的各种提问,“一直都在说话,所以嗓子都哑了。”
龚史晨告诉记者,游客提得最多的问题还是 “预约机可以预约什么? ”对此,他建议游客在排队前先看一下“预约须知”,了解了自己需要看哪个主题馆,然后再排队。另外他提醒说,预约机开放预约的时间是上午9:00-11:00,但最近上午10点半左右预约券就已经全部发完。
来源:世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