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金融危机下 鞋企康奈法国店逆势飞扬(2)

金融危机下 鞋企康奈法国店逆势飞扬(2)

金融危机下 鞋企康奈法国店逆势飞扬(2)

  这般激情四溢的口气,甚至有些张狂,让记者有点喘不过气来。想不到,郑秀康,这位长相跟名字一样儒雅的康奈集团董事长,其温州腔也有如此的效果。


  然而康奈在法国的发展并没有看起来这么一帆风顺。康奈最初想打入法国当地的一些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但是相比其他欧美制鞋品牌,康奈鞋业的历史太短,而且一般的法国民众不看好“中国制造”,所以康奈被很多商场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康奈决定开设自己的专卖店。谁也没想到这个不得已的决定反而成就了康奈在法国的蓬勃发展。


  2001年,康奈首家海外专卖店在法国巴黎19区开张,这也是中国鞋业第一次在海外开出自主品牌的专卖店。最高售价150美元的康奈高级皮鞋当天一售而空,当地人惊呼:可以媲美意大利手工皮鞋的产品卖得这么便宜!可他们哪里知道,150美元这个价格对中国一般鞋厂来说,至少能卖出5双鞋。


  “本土化”是很多跨国公司来到中国后要完成的第一次功课。其实,当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如何融入对方的文化,在别人的地盘上实现本土化也非常关键。


  “其实走出去并不难,关键是要如何融进去。”郑秀康表示,花几百万,或者上千万在国外开个专卖店,相信很多国内企业都可以做到。但是要长期立足下来,并能够赚钱,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克服水土不服,郑秀康翻阅了大量书籍,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消费习惯,并实地进行考察。他发现,除了一些表面的问题之外,中外在服务方式和消费心理方面也有很大区别。


  比如,中国的导购习惯一般是营业员主动打招呼说:“你好!欢迎光临”,而外国导购一般按照时间问候:“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等。在试鞋时,中国消费者(尤其是男性),如果他愿意试鞋,成功的概率就有70%~80%;而外国消费者则要试10双以上,才有可能买一双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都被郑秀康运用到导购技巧的培训上。


  ●记者手记


  从输出产品到输出品牌


  此次欧洲之行,我们见过太多“MadeinChina”的产品,但很少有见到中国的品牌。因此,康奈能够在世界的时尚之都开起专卖店,并且能够有良好的业绩,实属难得。


  对于康奈企业自身,以及更多的浙江民营企业来说,品牌输出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必经之路。作为一个出口大省,一直以来,浙江制造难以摆脱低端印象,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企业走出国门都是贴上了别人的牌子。“芭比娃娃”的故事我们已经无需多说。


  当下的现实是,在我们劳动力等要素不再能支撑我们的低成本之时,国际经济环境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让我们的企业不寒而栗。贸易争端、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升值、国外市场需求……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足以推倒一大批企业。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唯有输出品牌,在产业链上寻求更高利润的那一环。正如郑秀康所言,要把自己变成狼,进入别人的地盘。


  而无论对于浙江经济还是中国经济来说,经济的真正强大,以及经济地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有多少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品牌。而且,两个经济体的竞争,终归要上升到经济体中大企业、大品牌的竞争,而并非简单的GDP数字之争。


  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康奈的海外专卖店实践显然有着更深层的社会意义。

来源:浙江在线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