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葫芦头式单侧拉链矮筒男靴的设计

葫芦头式单侧拉链矮筒男靴的设计

    葫芦头也叫作公仔头,是设计靴类产品的经典之作,需要用到双转换取跷法。所谓的双转换取跷法,就是在前帮的上下进行两次转换取跷,是设计葫芦头的专用取跷法。

    1.成品图
    如图5-2-10所示,鞋的前帮是一整块,相当于鞋舌的葫芦头向上延伸,一般到达或超过E点的位置,使背中线出现了两次拐弯。在绷帮时,钳帮的拉力对第一次在V点附近的拐弯能起到有效的绷平作用,但是对于第二次在E点附近的拐弯就有些鞭长莫及,所以要进行两次转换取跷的处理。第一次转换取跷是针对前帮的下段,第二次转换取跷是针对葫芦头。

葫芦头式单侧拉链矮筒男靴的设计

 
    2.结构设计图
    如图5-2-11所示,后帮筒高取160mm,筒宽取140mm。

葫芦头式单侧拉链矮筒男靴的设计

 
    早期葫芦头的还原是通过手工操作完成的,葫芦头越宽就越不好还原,所以传统宽度取得比较窄,男靴取20~24mrn,女靴取16~20mm。随着曲面定型机的出现,葫芦头的宽度逐渐增加,甚至于半面的靴筒都不断帮。

    不管葫芦头是宽是窄,还原的方法是手工还是机器,它们的取跷原理是相通的。
    先设计出后帮的框架,然后再设计前帮部件。具体操作如下:

    (1)作背中线在最贴近楦背曲线的适当位置连接一条直线作背中线,要求该直线与原背中曲线之间不要有空隙存在,还要求过取跷巾心0 7点的垂线即落在直线的背中线、也落在曲线的背中线上。

    (2)前帮下段取转换跷前帮下段取转换跷的方法就是基础结构中的转换取跷法。以0,点为圆心,以0'Ao为半径作弧线,截取转换长度到A2点,作出取跷角∠H1O'H2。并截取A2A2'长度差的1/3补在前帮的底口上。

    (3)葫芦头取转换跷过0'点作背中线的垂线,取其2/3的位置定0”点,以0”点为圆心,到葫芦头的长度E'为半径作弧线,与背中线相交于Eo点,过E点设计葫芦头转换后的轮廓线。设计葫芦头转换后的轮廓线,要先制备葫芦头原形的复制板,利用复制板沿着直线背中线绘出。这与用复制板描绘鞋盖轮廓线的方法相同。

    转换后的葫芦头长度,比葫芦头的实际长度要长,比转换的长度要短,小于葫芦头转换长度差的1/3。这1/3的量需要通过拉伸底边与后帮镶接,使葫芦头弯曲贴在楦面上。还记得围盖鞋的设计吗?“一份补在鞋盖上、一份补在围条上”,其结果是相差1/3的长度差。葫芦头的设计也保持1/3的长度差。

   在使用延伸性较好的皮革材料时,对裁断并无特殊要求,但是在材料的延伸性不理想时,或者使用人工革时,应该采用横向下料,以保证拉伸作用的有效进行。

    其它部件的设计与高腰鞋相同。

    拉链位置取在里怀筒口宽度的中点,斜向前帮下段的1/2位置。拉链有拉链舌部件。本图的筒口部件为外怀取直线,里怀高于外怀2~3mm取弧线。有些台湾的产品,里怀反而比外怀低,因为里怀部件穿着时看不见,取高了也没有用,不存在磨脚与不磨脚的问题。有些国外的产品里外怀是同样高的,可见谁高谁低并无硬性规定,最终以造型美观为准。

    后包跟的中线上端要收进1. 5~2mm。当后包跟的上部件为合缝时,考虑到衔接顺畅,应该收进一个工艺量;当后包跟的上部件也是取中线时,可以不用收缩。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