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高筒男靴框架图常用外耳式框架表示,架设框架图的方法与半封闭式框架图相同,但是选择的数据有区别。
开放式筒靴框架图的脚腕尺寸要选择开放式结构的数据。先以男靴为例说明。
如图5-3-5所示:
脚腕高(T1) 130 脚腕宽125
腿肚高(T2) 305 腿肚宽185
膝下高(T3) 390 膝下宽175
其中脚腕宽度选用开放式结构的数据
利用直角坐标、三点定位先确定半面板的方位,然后在竖轴上分别截出脚腕、腿肚和膝下的高度。注意脚腕的宽度变瘦,因为外耳式鞋的开闭功能较大。
作出后弧线,定出T点,向前量出脚腕的宽度定T1点。一般的T1点不会超过E点的控制线(虚线)。
找到T1点后,应该让靴筒上端前倾,到达E线位置,作为靴筒的前宽线。
自靴筒前宽线分别向后量取腿肚宽度和膝下宽度。先用直线连接3个宽度尺寸,然后改为圆弧曲线。在腿肚的上下都是凸起的圆弧状,在腿肚与脚腕距离的一半位置往下,才能改变方向。后弧的连接要光滑、顺畅、优美。脚腕位置的凹度会大于单侧拉链靴。
筒口前端高出lOmm,设计成圆弧状,筒口有里外怀的区别。
靴筒的前宽线向下顺次连出外耳的形状。
外耳式高筒男靴框架图是用来控制脚腕尺寸较小时的设计图,同样可以设计内耳式筒靴。
1.外耳式高筒男靴设计图
如图5-3-6所示,利用开放式框架图可以直接设计外耳式高筒靴。靴筒有护眼条、护口条、后筋条、以及后包跟等部件。鞋眼位有15个,下边用气眼装配,上边用鞋勾装配。 选取的设计参数如下:
T1 高130/宽120~125
T2 高305/宽185
T3 高360/宽175
先把高筒靴的框架图作好,设计出靴筒的前轮廓线、找到膝下宽度和腿肚宽度,设计出后弧轮廓线和筒口轮廓线。
注意,靴筒的高度选用360mm,与腿肚宽度线接近。在膝下宽度和腿肚宽度的尺寸都不变时,会觉得筒口收缩过紧,可以适当加宽膝下宽度量,使靴筒上下比例和谐。
同样在脚腕选取120mm设计时,如果后弧感觉过窄,也可以适当调节加宽5mm左右。在不影响穿着的
情况下尽量满足外形美的要求。
设计鞋舌的长度仍然以眼位线为基准,鞋舌的后端取值较宽,可达50~60mm。
利用定位取跷设计前帮部件。设计后包跟轮廓。其它的设计同前。
2.内耳式高筒女靴的设计
设计内耳式高筒女靴要先画出开放式框架图。
如图5-3-7所示,这是利用外耳式结构表示的框架图,设计内耳式筒靴时只需要稍加改动即可。相关数据如下:
脚腕高(T1) 120 脚腕宽115
腿肚高(T2) 280 腿肚宽165
膝下高(T3)360 膝下宽155
其中脚腕宽度选用开放式结构的数据。
内耳式高筒女靴设计图见图5-3-8。
选取的设计参数如下:
T1 高120/宽115
T2 高280/宽165
T3 高330/宽155
其中的T尺寸有调整。
如图5-3-8所示,去掉外耳式结构特征,自靴筒致脚背连接一条流畅的曲线为内耳式靴筒前宽线。然后按照三节头鞋的设计方法绘出前包头与长中帮的结构。在后端分割出后包跟部件。 靴筒的上端有里外怀的区别,后端与后弧线顺连。由于靴筒高度很接近于腿肚高度,适当加宽筒口宽度,使上下协调。
前端的宽度线略向内倾斜。设计出护口条部件,定出11个眼位和假线位置。其中脚腕以上的眼位间距适当加大。
鞋舌比较长,图中以断开线形式表达。鞋舌长度以眼位线长度为基准,后端要适当加宽,防止晃动错位。
其它的设计同前。
开放式筒靴框架图的脚腕尺寸要选择开放式结构的数据。先以男靴为例说明。
如图5-3-5所示:
脚腕高(T1) 130 脚腕宽125
腿肚高(T2) 305 腿肚宽185
膝下高(T3) 390 膝下宽175
其中脚腕宽度选用开放式结构的数据
利用直角坐标、三点定位先确定半面板的方位,然后在竖轴上分别截出脚腕、腿肚和膝下的高度。注意脚腕的宽度变瘦,因为外耳式鞋的开闭功能较大。
作出后弧线,定出T点,向前量出脚腕的宽度定T1点。一般的T1点不会超过E点的控制线(虚线)。
找到T1点后,应该让靴筒上端前倾,到达E线位置,作为靴筒的前宽线。
自靴筒前宽线分别向后量取腿肚宽度和膝下宽度。先用直线连接3个宽度尺寸,然后改为圆弧曲线。在腿肚的上下都是凸起的圆弧状,在腿肚与脚腕距离的一半位置往下,才能改变方向。后弧的连接要光滑、顺畅、优美。脚腕位置的凹度会大于单侧拉链靴。
筒口前端高出lOmm,设计成圆弧状,筒口有里外怀的区别。
靴筒的前宽线向下顺次连出外耳的形状。
外耳式高筒男靴框架图是用来控制脚腕尺寸较小时的设计图,同样可以设计内耳式筒靴。
1.外耳式高筒男靴设计图
如图5-3-6所示,利用开放式框架图可以直接设计外耳式高筒靴。靴筒有护眼条、护口条、后筋条、以及后包跟等部件。鞋眼位有15个,下边用气眼装配,上边用鞋勾装配。 选取的设计参数如下:
T1 高130/宽120~125
T2 高305/宽185
T3 高360/宽175
先把高筒靴的框架图作好,设计出靴筒的前轮廓线、找到膝下宽度和腿肚宽度,设计出后弧轮廓线和筒口轮廓线。
注意,靴筒的高度选用360mm,与腿肚宽度线接近。在膝下宽度和腿肚宽度的尺寸都不变时,会觉得筒口收缩过紧,可以适当加宽膝下宽度量,使靴筒上下比例和谐。
同样在脚腕选取120mm设计时,如果后弧感觉过窄,也可以适当调节加宽5mm左右。在不影响穿着的
情况下尽量满足外形美的要求。
设计鞋舌的长度仍然以眼位线为基准,鞋舌的后端取值较宽,可达50~60mm。
利用定位取跷设计前帮部件。设计后包跟轮廓。其它的设计同前。
2.内耳式高筒女靴的设计
设计内耳式高筒女靴要先画出开放式框架图。
如图5-3-7所示,这是利用外耳式结构表示的框架图,设计内耳式筒靴时只需要稍加改动即可。相关数据如下:
脚腕高(T1) 120 脚腕宽115
腿肚高(T2) 280 腿肚宽165
膝下高(T3)360 膝下宽155
其中脚腕宽度选用开放式结构的数据。
内耳式高筒女靴设计图见图5-3-8。
选取的设计参数如下:
T1 高120/宽115
T2 高280/宽165
T3 高330/宽155
其中的T尺寸有调整。
如图5-3-8所示,去掉外耳式结构特征,自靴筒致脚背连接一条流畅的曲线为内耳式靴筒前宽线。然后按照三节头鞋的设计方法绘出前包头与长中帮的结构。在后端分割出后包跟部件。 靴筒的上端有里外怀的区别,后端与后弧线顺连。由于靴筒高度很接近于腿肚高度,适当加宽筒口宽度,使上下协调。
前端的宽度线略向内倾斜。设计出护口条部件,定出11个眼位和假线位置。其中脚腕以上的眼位间距适当加大。
鞋舌比较长,图中以断开线形式表达。鞋舌长度以眼位线长度为基准,后端要适当加宽,防止晃动错位。
其它的设计同前。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