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摆个修鞋摊也要有南京户口?

摆个修鞋摊也要有南京户口?

不少市民发现,如今要找个修鞋的补胎的是越来越难了。随着城市道路的景观改造,一批修旧摊点退缩到背街小巷后。如今,摊主们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生存危机”,而一批外地摊主则首当其冲。“为什么不让我们摆摊,这不是歧视外地人吗?”..

  不少市民发现,如今要找个修鞋的补胎的是越来越难了。随着城市道路的景观改造,一批修旧摊点退缩到背街小巷后。如今,摊主们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生存危机”,而一批外地摊主则首当其冲。


  “为什么不让我们摆摊,这不是歧视外地人吗?”一位外地来宁的修旧摊主向晨报投诉道。


  修鞋点修车铺不少外地人接到“挪窝”通知


  没南京户口


  10年修鞋摊遭遇“逐客令”


  在张府园小区的南门门口,记者找到了正在忙碌修鞋的摊主杨锦松。杨师傅告诉记者,他来到南京摆修鞋摊已经近10年了。“现在全家都在南京了,老婆在帮人家做钟点工,儿子在一家手机维修公司上班。”杨师傅老家的地已经让别人种了,他把南京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儿子已经是南京人了,”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在他的资助下,儿子在江北买了一套房子,办了南京户口,正在为结婚做准备。为给儿子买房凑首付,老杨拿出了所有的十几万存款,又跟亲戚借了十多万,一下子生活压力大起来。他守着的修鞋摊成了全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不过,去年下半年,街道工作人员找到老杨,告诉他要申领临时摊点证了,让他回老家户口所在地办些证明,老杨赶紧跑了一趟把材料交了上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新的说法,但上个月开始,街道的工作人员给老杨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他没有南京户口,不能办理临时摊点证,修鞋摊可能将被取缔。


  “我想不通!我在这干了10年了,为什么突然要赶我走?”这一消息让杨师傅分外惊讶,他指着修鞋摊上绿色的铁皮箱说,这个摊点当初也是街道认可的。据介绍,在2007年,朝天宫街道对辖区内路边摊点进行了一次整治,杨师傅的摊点被编号为便民修理点之一。“摆了这么多年,这里的居民也很认可我,”杨师傅说,小区里的居民经常把鞋子和孩子的书包拿来给他修,“他们也没觉得我们的摊子有什么妨碍,反而是方便了大家。”南京摊贩中外地人超7成


  杨锦松认为,自己的修鞋摊之所以遭到“逐客令”,无非是两大原因,一是嫌修鞋摊影响市容,二是因为他是外地人。杨锦松表示:“公共厕所虽然又臭又占地方,但是大家需要,大家容忍了,路边梧桐树虽然毛刺很伤人,但是绿色环保对大家有好处,大家容忍了,小猫小狗虽然到处乱屙屎乱撒尿,但它们可爱大家就宠着玩,为什么我们修旧摊子对大家也有好处,政府就不能善待呢?”


  “不是说南京人不好,但不少脏事苦事,很多本地人不肯干,都是外地人在做,像送气送水大多是外地人,城里人也离不开外地人。”他对记者表示,像他们修鞋修车的,除了一些原来在鞋帽厂的南京老工人,其他都是外地来的。“现在修这些的,很少,年轻的没一个愿意干的。”


  “遇上市里区里检查不让摆,下雨下雪没法摆,这样一个月也就能赚个千把块钱。”杨师傅说,“我们修旧师傅对市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就像清洁工一样为人民服务,老百姓离不开我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杨师傅遭遇的“逐客令”并不是个别情况,附近的一个修车摊,摊主也是一位外地人,他也同样接到了面临取缔的通知。记者随后采访了在汉中路和虎踞路沿线街巷里的多个修鞋和修车铺,多位摊主表示,他们都接到了让他们“挪窝”的通知,只是目前还没有最新的说法。


  记者从城管部门了解到,南京市目前有6000-7000个流动摊点,其中有2000多个获管理部门认可的路边摊。而去年南京大学曾以促进南京“摊点合法化”政策有效实施为课题作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南京市各种摊贩中,本地户口占24.5%,外地户口占75.5%。


  市民有想法没了修车修鞋摊确实很麻烦


  “我可以作证,杨师傅的修鞋摊很好,方便了群众,很受欢迎。”一位穿着汗衫的老大爷对记者说,他就住在张府园小区里,杨师傅在这里干了好多年了。他认为修鞋摊并不影响小区环境,他指着门口的摆着象棋的凳子说,他们和杨师傅都成老朋友了,经常三五好友来到他的小摊前聊天下棋。周围围上来的几位市民也纷纷表示,他们觉得不应该因为老杨是外地人,而撵走他的修鞋摊。


  “为什么要赶他们走,这不是歧视吗?我觉得这些修鞋修车的摊子市民很需要啊!他们赚钱也不容易,我们市民也需要。”在新街口上班的朱先生说。“中山东路和汉中路出新后,修车点找不到了,那次我车胎坏了找了好远,一路打听,才在一个巷子里找到。”外地来宁工作的市民刘女士说,她发现现在这些修理铺越来越少了,很不方便。“把他们赶走了,那不是给市民生活添麻烦吗?不能光为了市容漂亮干蠢事。”她质疑道。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大多表示,这些路边的修理摊点很有必要,更不能因为是外地人而撵走他们。


  管理方说不是歧视而是逐步减少路边摊


  朝天宫街道城管科赵科长昨天解释道,这并不是所谓的地域歧视,也不是不让外地人摆摊。现在对于沿街摊点,他们是鼓励摊主们转行,不管是本街道的还是外地人。“我们一个街道有近50个这样的路边摊点,管理压力很大,”赵科长坦言,现在全市对于路边摊点管理越来越严格,他坦言,这次申请临时摊点证,肯定拿不到50个了。


  在该街道工作的一位城管队员也告诉记者,现在全市各区各街道对于这样的路边摊点都在整治,有本辖区的居民在别的区摆摊被赶了回来。他介绍,“现在一般是要求属地化管理,优先让本街道的市民摆。”


  赵科长向记者强调,这并不是说不让外地人摆摊。据他了解,在他们街道的修理摊点中,有一半是外地人在干。他们在工作中也颇感无奈和为难,只是现在按照城市管理的要求,要逐步减少路边摊点,所以外地人摆修旧摊首先取缔,本地人的摊点也要逐步取缔,这些修旧摊的消失是大势所趋。{page_break}


  如果严格执行规定申请摊点确实须有本地户口


  一位城管队员告诉记者,摆摊须有本地户口其实早有规定,而且已经沿用多年。记者查阅到一份《南京市占道摊群(点)管理暂行办法》,这份1996年起实施的办法中规定:在统一审定批准摊群(点)内的经营者必须是本市无业、待岗和生活确有困难人员。


  去年,南京市修订了《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可以摆摊设点的地段和经营时间,由城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不影响市容和交通以及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确定。随后,当时的南京市市容局出台了《南京市临时摊点(群)设置管理规定》。这一新的办法规定,在“四本”(即本市户口、本人困难、本人经营、“本本”齐全)原则的基础上,适宜摆摊设点人员的具体条件,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以,如果根据这些规定,在南京摆修旧摊,还真得有南京户口才行。


  南京市市容处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之所以申请摊点限定本地人,主要是考虑解决本地下岗职工就业。


  路边摊门槛提高出新一条街取缔一片摊


  白下区某街道城管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市里的要求,出新一条道路,清理一片摊点,小街巷出新后,沿街也将不得设置摊点、不得设置报刊亭。“现在基本上是只维持现状,不再发展了。”鼓楼区某街道的城管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再想申请路边摊点很难,他们街道内一共有八十几个路边摊点,本地人现在申请也很难,外地人则更无可能。


  “我刚刚帮我们街道的摊主们办好临时摊点证,的确办下来的都是本地的市民。”玄武区某街道的一位城管队员告诉记者,申请路边摊点证要本地户口,的确有点不妥。而现在的临时摊点证是一年一审,这一做法就是逐步提高门槛减少摊点的数量,通过年审摊点数会一年比一年减少。


  城管说街巷打分评比压力很大


  对这些市民觉得便民的路边修理摊,为何管理部门觉得如此棘手?一位城管队员道出其中原委:“现在对道路都实行打分制,评红黄白旗制,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在评分中就有一项,在每周两次的例行检查中,发现一处占道摊点就扣一分。根据规定,90分以上为红旗,80分以上为黄旗,其余则为白旗。


  “现在每个月都排名,一落到后面就要挨批,所以现在对于沿街摊点,我们是能取缔一个就取缔一个。”这位城管科的负责人坦言。他同时表示,对于这些修鞋的修自行车的摊子,市民的确有很大的需求,减少了会带来生活不便,所以他们处理起来是两头为难。记者仇惠栋{page_break}


  □记者手记


  莫让“博爱”蒙羞


  从外地来宁工作多年,第一次感觉到“外地人”的概念是如此清晰。一直觉得南京是个开明开放的城市,这座城市汇集了南来北往四面八方的人们,却甚少有地域歧视的概念。“博爱”一直是这座城市引以为豪的精神。


  不仅如此,这轮整治路边临时摊点行动中,不让外地人摆摊点只是第一步,本地人摊点也将面临“逐客令”。这的确不单是一个地域性的歧视问题,其背后则是对于困难群体的漠视。南京的临时摊点有限开禁,曾赢得舆论的一片叫好声。这一开倒车的举措,刺痛了在宁默默辛劳的外地人,漠视了靠马路经济营生的困难群体,更忽略了有补旧修旧需求的城市平民。


  我们不否认这些并不光鲜的临时摊点无法装点景观,甚至会影响市容。但这只能靠强行取缔去解决吗?一座美好的城市不光要市容美观,更要生活便捷。各种阶层、四面八方的人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也是应有之义。


  哲学家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句话似乎有点高深,而修旧摊主杨锦松信中的一段话,浅白易懂,让我感触良多,他说:“国民生存之道应该分三股,就像马路一样。政府应该保护弱者,各行其道,不能强抢强挤,行人挤不过电动车,电动车挤不过汽车。”总之,我很担心,对于路边摊主的逐客令,会让作为“博爱之都”的南京蒙羞。

来源:南京晨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