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7日,在第九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纺织产品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指出,要关注产业区域转移,产业转移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转移一是要保持和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二是要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和提升现有产业集群。要关注价值链的提升,要引导行业注重从研发、设计、采购、制造、物流到营销网络的完整价值链的提升。他指出,产业集群地区要注重产业链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尤其要注重政府宏观规划、资源配置、外部环境建设、劳动力市场建设、人才保障体制建设、融资保障机制建设、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专业市场的培育、自律性行业协会的成立等方面,并强调了地方政府在建设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应该给予大力支持。他指出,产业集群区域的企业还要加强管理,企业管理者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统揽全局,分清主次,加大企业各因素的综合调配,充分发挥各因素作用的最大化。
针对目前纺织服装行业整体情况,他指出,前段时间工信部抽调工作人员去一些纺织企业调研,纺织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设计一个适合其产业政策环境非常重要,对于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有利于纺织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补充:
乘着世博东风,近日,“中国河北省容城县服装产业合作对接会”在上海盛装开幕。容城县多家规模服装企业与来自国内外的服装企业、商户共谋发展,将容城这座独具魅力的服装名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对接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室主任李国强、容城县主要领导、商会会长与上海服装协会、上海江苏商会、上海浙江商会等负责人就全国服装产业总体发展形势以及容城服装的发展方向、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容城县丽友、澳森、大水等13家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分别与到会的江苏、浙江等省市以及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中外企业服装界的生产商、营销商、设计师代表团进行交流、项目投资洽谈,在服装加工、品牌宣传、市场拓展等方面寻求合作、共谋发展。
而在此前一天,容城县政府与安徽白马服装城签订了容城服装总体导入安徽市场、品牌营销、代理等方面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江南“相亲”已有一定成果。
此前,容城素以“中国北方服装名城”之美誉闻名遐迩。
全县拥有服装企业830家,加工户1800余个,吸纳从业人员7万余人,逐步形成西服、衬衣、休闲、童装等六大产品系列、上千个花色品种的产业格局。年产各类服装4.5亿件(套),产值达159亿元,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该县共有1个中国精品、1个国家信得过产品、7个国家级优等品、18个省级名牌或精品、14个河北省著名商标。
如此成就与该县人民充分发扬“勤劳、诚信、包容、开放”的容城人文精神,始终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坚持“创名牌、建名企、出名品、塑名城”的四名战略不无关系。进一步增强“名牌兴企”理念,当地县委政府鼓励企业联合起来打“群体战”,建立股份制“容城服装研发中心”,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对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重奖100万元。县内诸多企业老板争创名牌意识逐渐增强,纷纷以聘请形象代言人的方法来打造自己的服装品牌,以大水集团为首的10余家企业分别与著名演员王刚、军旅歌手江涛、小品演员梁天等明星“牵手结缘”。丽友、集宏兴等企业还相继在欧盟、法国、捷克、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注册了12个服装品牌,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如何将容城打造成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