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即指折扣,普通人买东西都会存在讨价还价的心理,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这样的心理,把商品价格进行降价,以期更好的达到促销的目的!将商品的原有价格进行百分比的换算后卖出。
商家打折是常有的事,对于如今的消费者来说决不会大惊小怪。这是种抓住消费者“吃惊心理”的营销战术,前期的舆论宣传效果会很好,顾客们往往抱着猎奇的心态蜂拥而至。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鞋店都运用这样的销售战略,加之一些新的营销策略的出现,多数消费者对此已不再敏感,仅凭着低价格去获得市场显得并不客观。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夏季,笔者了解到,唯丽9元女鞋大卖场正是采用折扣营销在女性中间掀起了一场抢鞋热,与消费者取得双赢。原因何在?玄机何在?笔者搜索了部分资料进行考究,唯丽品牌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关注,存在两点:一是选择了适当的时机;二是,全力满足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者赢的更多。
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萎缩直至现如今未能全部恢复,甚至可以说是多数企业还处在恢复阶段,这就直接牵扯到人们的生活水平,物价低廉仍是吸引人们眼球的重要一点。而对于一向新潮时尚爱逛街购物的女性来说,能够找到几款集价格、品牌、时尚于一身的鞋子可谓是上上之选。唯丽9元女鞋大卖场吸引到了众多眼球的背面原因也正是抓准了这一时机,并且在原有的单纯价格战上融入了时尚和品质。
打折,尽管有奇效,但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变幻莫测的陷井。
虚假打折,折了信誉。
在打折风潮中,有些品牌鞋专卖店钻了我国法律不太健全、监督机制不太完善的空子,发布虚假打折的广告,诸如本来原价,谎称打折,仅有个别商品打折,谎称全部打折;残次品处理,谎称正品打折,仅有个别商品五折,谎称五至九折。据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公认最易使人上当受骗的销售手段,减价让利酬宾排在首位,尽管人们认为折价销售容易上当,也难以抵制折价的诱惑,但是已清楚地表明折价者形象会因折价而受到伤害。
频繁打折,折了形象。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边际效益原理。打折活动,随着次数的增加会使其对顾客吸引力逐渐缩小。为增大诱惑就需要不断加大打折幅度,同时又要经常性地采取降价策略,其结果,或是亏本赚吆喝,或是搞假打折。无疑,鞋店过分注重打折活动,会丧失自身活力,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形象。同时人们对打折商品质量产生怀疑。“即便”低价能买到市场占有率,但是买不到顾客的忠诚,他们会转向另一个价格更低的鞋店。
{page_break}
因此,鞋店打折需要注意的以下三点:
第一、明确打折的目标。降价的目的可以有多种,诸如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量、回报消费者、处理积压商品等。对于大型百货商店来说,不应把折价作为竞争手段,而应作为促销手段,促销不是为了挤垮对手,而是为了回报消费者,或者处理换季商品。
第二、选择打折的佳机。商家在什么时候打折,一年打折几次,并不能随心所欲,如果频度过高,顾客专拣减价的日子来买,不减价的日子就不来买,大减价将会失效。日本商工会议所研究后认为,百货商店大减价有三个时机,一是年末或是节日需求量增加的时候,减价能刺激需要;二是处理积压商品,一般选择季节终了时;三是把平常由于顾客照顾所得利益的一部分,归还给顾客。大减价的意义要在于调整商品结构的不平衡,绝不单是为了增加销售。
第三、确定打折的方式。打折的方式包括打折的范围与幅度。打折范围的确定应根据打折目标确定。从回报消费者角度讲,全部商品都实行打折顺理成章,最易产生轰动效应。但是,全部商品打折,必须进行效益对比分析,或者说要确定返还给顾客多少利益。季节性降价不可与回报消费者混为一谈,更不能将季节性降价宣称为回报消费者。
第四、进行打折的效果评估。在决策进行打折活动时,必须事先分析能否达到目标。预测打几折、销售多少商品,这些商品的利润是多少。能否对商店形象造成伤害。打折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与评估,为以后的打折活动提供经验与教训。
除此之外,鞋店应该设置特殊的广告柜以吸引消费者对服装的购买欲望。包装广告节省陈列广告费却效果显著,甚至商品包装本身的陈列与展示也能起到很好的店铺传播作用。总之,品牌鞋店打折只是一种吸引消费者的一种方式,如何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度还需品牌挖掘自身的特色来吸引消费者长期消费。
来源:慧聪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