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王荣近日在考察第十届深圳“服交会”和调研部分服装企业时指出,深圳服装行业是转型升级的典范,并倡导各行各业向服装业学习,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深圳服装产业是如何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过服装强国百年的历程?服装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启示?本报今起推出“深圳服装业转型升级系列述评”,以期对其他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启迪和借鉴。
目前,在国内一线城市大商场中售卖的国内品牌女装,每10件就有6件是出自深圳设计师之手;深圳是内地最大的女装品牌生产基地,拥有1200多个女装品牌;深圳服装在设计理念、款式创新、面料选用、加工工艺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而深圳女装新款周期已经缩短到两星期,最快一两天便有一新款女装上市……
纵观深圳服装产业发展20多年的历史,深圳服装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转型升级,形成了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具备了较好的聚集效应,成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深圳市委市政府为企业营造了高度市场化的氛围,提供了由小到大、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巨大空间。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深圳服装企业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最初的代工一步步走向产业化品牌化,走向转型升级之路。深圳服装业正跟随时代步伐,加快发展,力争成为深圳时尚创意的“主力军”,为深圳打造“时尚之都”发挥作用。
从“三来一补”走上研发设计
深圳服装从最早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到如今走上研发设计制造民族品牌服装之路,经历了“破茧化蝶”的过程。
目前,深圳服装自有品牌产品产值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不足10%上升到去年的49%,而且这种变化趋势正在加快。以品牌发展为主的服装业与传统的出口加工型服装业相比,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知识密集的转变,逐步向“都市经济”或“总部经济”发展。
看着今天深圳服装繁花似锦的局面,每位行业内人士都不禁会想到20多年前靠“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起步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深圳市场上很难找到本地生产的服装,更不用谈品牌。当时深圳确有不少服装工厂,但它们几乎都是按照订单做来料加工,产品全部外销。
“深圳只不过是那些境外或国外公司的服装生产车间。”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这样描述,回望深圳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那是一条从靠“三来一补”、“贴牌生产”起家,再到自创品牌和名牌、重视原创设计、打造“服装之都”、“时尚之都”的梦想之路,也是一条充满荆棘与坎坷的路。
可以说,是深圳的环境和土壤,让深圳的服装企业,能够走过坎坷,走向优化和升级。
超前意识政策先行营造转型升级环境
深圳的环境从何而来?深圳培育了怎样的土壤?一位服装界人士坦言,深圳自身高度市场化的环境因素和政策的先行引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深圳市政府为企业营造了高度市场化的氛围,此外,深圳毗邻港澳,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比国内其他城市更早地接触到国际品牌,因此对品牌的认知也更为深刻。
目前深圳服装业除了少数国有企业外,绝大多数为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所以,深圳服装业从一开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和国际接轨早,政府鼓励企业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工艺、营销和管理经验,今天的深圳服装企业大多运行机制灵活,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强。
多年来,市政府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内外销同时并行”、“以设计为灵魂,以品牌为生命,以市场为导向”,激励企业一方面继续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对外出口,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并积极推动企业自创品牌和名牌产品。通过这些政策措施,许多原来以出口为主的服装企业尤其是女装企业,纷纷开始自创品牌,开拓全国内销市场,产业规模开始初现端倪。
“有形之手”助转型升级延续和实现
深圳目前有3500多家服装企业,40万从业人员,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走向转型升级之路,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支持和引导。
为帮助更多服装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实现行业转型升级,政府在融资、海关、税收等各个方面都给予足够的支持,推动服装产业从“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的转变。
进入21世纪,为了树立深圳女装行业良好的形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市政府规划建设了大浪服装产业集聚基地和公明内衣产业集聚基地,并筹建了深圳市服装研究中心,以此推动服装产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深圳女装产业区域品牌2008年至2012年发展总体规划》的出台,为深圳服装产业发展描绘出美好的未来。目前,位于宝安区占地140多万平方米的“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一期已经基本完工,有近20家国内知名品牌服装企业入驻。
深圳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设计、创意已经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市第五次党代会又提出把深圳发展成为“时尚创意中心”、“东方魅力都会”。这样宏伟的蓝图,为深圳服装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深圳服装业在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下,正在建设成服装产业链的展示交流中心、最新时尚潮流的咨询中心、国内外人才云集的人才中心。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