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讯 中国儿童用品产业正迎来一个最好又最坏的时代。
说它最好,是因为中国儿童用品市场是个巨大的蛋糕。据央视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3.8亿儿童,占人口总数的28%,而中国城市儿童消费在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已超过33%。据统计,中国儿童市场的盘值将达到2000亿元。
说它最坏,是因为当下儿童用品的竞争前所未有地激烈。海西童鞋企业不但面临着来自米奇、巴布豆等国外童鞋品牌的围剿,以及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运动大鳄的抢滩,同时,还面临着李宁、安踏、361度等国内一线体育用品品牌的席卷。本土新生品牌不断冒出,国外品牌强势进攻,成人品牌纷纷抢滩,诸侯混战,你追我赶。
虽然正处于一个两面夹击的状态,但对海西童鞋企业整体发力一定是个有力的推动。而在品牌战开打之后,今年大多海西童鞋企业已吹响了终端渠道升级的号角。
两面夹击下的机会
最近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童鞋市场约70%是无品牌竞争,20%是进口品牌童鞋,国内品牌仅为10%。可以这样说,国外的童鞋品牌已经几乎垄断了中国的童鞋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
面对国外国内大牌的虎视眈眈,海西童鞋企业正处于一个两面夹击的状态 也正是在这样的急迫时期,才逼得不少企业下定决心放弃其他业务,专心只做自主品牌。正如巴巴逗童鞋总经理张志明所说,巴巴逗在品牌发展上走了不少弯路,以前做外贸、做批发,企业有钱赚了,就没有特别专心去打自主品牌。如今,外贸形势变了,童鞋走自主品牌是唯一的出路。再不冲刺,就要被市场淘汰了。
运动大牌进驻儿童用品产业,正好有利于海西童鞋企业开辟出另一条差异化路线,因为无论是耐克,还是安踏,他们的儿童用品领域走的都是运动路线,海西童鞋企业完全可以在校园、户外、休闲、时尚、欧式等其他多种风格上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1.3亿贷款的福音
童鞋业界开玩笑说,做品牌是找死,不做是等死。为了不等死,大家只好去“找死”。记者发现,今年,致力于打自主品牌的童鞋企业越来越多,而企业需要投入的内外软硬件资源也是越来越大。正如,晋江明伟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聪明所言,品牌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产品质量、研发技术、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外因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市场力、品牌文化力和辐射力的构建等。因此,要做好品牌、拓展终端,没有强大的资金和人才做后盾不行。
福建童鞋产业最近终于盼来了一个好消息:民生银行将破例为福建童鞋行业贷款1.3亿元,这无疑为海西童鞋品牌争夺战准备了丰厚的粮草。贷款的额度和形式,可以根据企业品牌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量身定制。贷款时间和条件都更加灵活,相当于专门为童鞋企业开出了一个绿色通道。”福建省鞋业行业协会童鞋分会秘书长谢家声表示,贷款受到了一批童鞋企业的欢迎,但也有部分企业表示担忧,对于品牌该不该投入,该投入多大,目前尚处于犹豫状态。
来源:聪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