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见新Logo的时候,我心里比谁都沮丧,但是看见新产品的时候,我眼前又一亮。”7月7日,一位“柠檬”(李宁粉丝代称)在李宁的官方网站上留言。换标之后,这种些许失望又夹杂着些许期待的纠结心情,在其粉丝中颇具代表性。
一周以前,李宁公司对外宣布品牌启用Logo和新口号。李宁品牌用全新口号“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代替了原来的“An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新Logo来自李宁本人原创的“李宁交叉”动作,又以“人”字型来诠释运动价值观。李宁公司此举摆脱了一直以来与耐克标识类似、与阿迪达斯口号雷同的嫌疑,更重要的是,它希望借此在新一代消费者中重塑自己的品牌形象。在发布会现场,两鬓斑白的李宁向大家诠释“运动员精神”的品牌内涵,为品牌重塑造势:“运动绝不是输和赢的关系,是追求梦的过程,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李宁公司的目标消费群是13岁~26岁的年轻人,作为一个有20年历史的企业,它是国内消费者忠诚度最高的体育用品品牌。如今,新一代的13岁~26岁的年轻人与20年之前的那些年轻人不同:他们是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一代,站在潮流前沿,更具有活力,更注重品质,也更有国际视野。要命的是,他们似乎更加钟情于耐克和阿迪达斯。
消费者的变化,正是此番品牌重塑最重要的原因。李宁公司在品牌重塑发布会的门口,特意立了“90后李宁”几个大字,表面上的含义是指公司成立于1990年,另一个更深层的含义则是指向它的核心目标消费群体“90后”。
另一个原因,体育用品行业2008年之前年增长率达到30%,但是2009年增长率只有11%,今年预计在15%左右。增长速度大幅减缓,竞争变得尤为激烈。李宁公司的CEO张志勇感到了压力:“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推动力,在此前主要是靠分销推动,也就是开店。现在店开得差不多了,接下来的竞争是产品和品牌创新。”
这不只是李宁公司的问题。消费者在迅速变化,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又给消费者带来充裕的选择,顾客忠诚度比以往更难获得。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方法抓住新一代消费者的心,让他们在无数的选择中看到并且喜欢上自己,是摆在李宁公司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来源:经理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