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简述我国鞋号标准制定历史

简述我国鞋号标准制定历史

鞋号是表示鞋的大小、肥度的标识。不同国家的鞋号尺度是依据其常用度量单位、习惯用法及主体发族的脚型特征规律制定的。

  鞋号是表示鞋的大小、肥度的标识。不同国家的鞋号尺度是依据其常用度量单位、习惯用法及主体发族的脚型特征规律制定的。


  我国早期主要生产布鞋,旧鞋号中布鞋是以市尺标识的,又叫上海号。如7寸8、6寸2等,号差1分约为3.33mm。在开始生产皮鞋后,一部分改用类似法国号标注,如将78除以2,就成为了39号。


  我国第一个鞋号标准的制定,是以第一次全国性的大型脚型测量(1965-1968年)结果为依据的,包含在GB/T3293-1982《中国鞋号及鞋楦系列》标准中。


  我国鞋号的特点是以脚长为基础编码制定的,旧的标准是采用厘米制。脚长多少厘米,就穿多少厘米的鞋,如脚长23CM(包括22.8-23.2),穿23号的鞋。


  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鞋码的与国际化接轨也被逐渐的提出来。1998年1月16日我国发布的GB/T3293-1998《鞋号》标准,将厘米制更改为毫米制,即脚长230mm,穿鞋号为230的鞋,目的是与国际鞋号接轨。尽管如此,但是由于东西方人种的区别,又是尽管鞋码一样但是东方人和西方人穿起来感觉就有可能不同。

来源:慧聪制鞋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