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于本土鞋机外拓前景很看好,但是吴建军也担忧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在他的担忧当中,汇率问题更为突出。“去年我们接到一笔越南订单。由于当时接单的时候已经农历年底了,因此拖到了过年后才交货。结果在那个时间段,由于汇率波动比较厉害,最终我们交货的时候,基本赚不到什么钱了。”对于这样的经历,吴建军也很无奈。
□新闻链接
晋江鞋机上半年订单量“爆发”
晋江本土几家鞋机厂今年都表现出了比较不错的发展势头。对于晋江鞋机来说,2010年上半年无疑是他们最近几年来过得比较轻松的一个半年。
“从我这里得到的数据来看,今年晋江鞋机企业普遍的表现都很不错,已经有不少企业的订单量超过了2007年同期水平。”满誉集团总经理丁玉峰告诉记者。除了满誉集团总经理这一职位外,丁玉峰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福建省鞋机商会秘书长。对于本土鞋机的发展状况,丁玉峰了如指掌。
鸿安机械老板吴建军的话也验证了丁玉峰的观点。“到今年5月份,我们公司的订单量就超过了去年一整年的订单量。”吴建军高兴地对记者谈道。
步入2010年,本土不少规模比较大的鞋材厂、鞋厂进一步扩大生产线,与之相对应,这些企业对于各种鞋机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以河北、河南、江西、湖南等为代表的内陆地区运动鞋产业逐渐兴起,与晋江的同行更青睐台湾机器不同,这些地区的运动鞋生产企业喜欢用性价比更高的“晋江造”鞋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期间,鞋机厂商都有意识地减少库存,如今库存已经消化殆尽,而市场又有着向好的趋势,不少鞋机厂商开始像金融危机前一样进行库存的储备。
□财经随笔
“市场”外拓之后
对于晋江鞋机而言,这次市场的外拓颇显无奈。在他们眼中,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依然想把份额放在以晋江、莆田为代表的本土市场上。
然而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却迫使他们不得不进行这样艰辛的外拓之旅:本土鞋厂、鞋材厂对于鞋机的要求已经高到了很多本土鞋机企业都很难满足的地步。
晋江鞋机也曾有过辉煌:凭借着过人的模仿能力,晋江鞋机曾经把占据晋江市场份额最大的台湾鞋机打得“落花流水”。五年前,晋江鞋机占据本土市场份额的80%,达到了一个顶峰;而如今,这一数据已经不足30%。这失去的50%,是被来自台湾的鼎圣、天岗等“手下败将”们瓜分的。
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甜。凭借着过人的模仿能力,晋江鞋机或许能够在市场急速膨胀的时候成为老大,甚至把模仿的对象打得“落花流水”,然而当市场趋于稳定的时候,晋江鞋机又能拿什么和别人拼。或许今天晋江鞋机依然能够靠着性价比的优势去越南、印度市场再赚几年,但是当这些市场对于鞋机的要求也提升了的时候,晋江鞋机又该何去何从?
来源:晋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