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福建长汀纺织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福建长汀纺织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福建长汀纺织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作为福建省五大重点培育的长汀县纺织产业集群,今年1-5月,又有5个大项目落户,总投资16.48亿元,并呈现出引进项目大、技改投资增、新上规模企业多的特点。


  1-5月份,长汀县还新上纺织规模企业9家,使全县纺织规模以上企业增至66家,实现产值14.08亿元,累计增幅52.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2.9%,拉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29%,贡献率达49.3%。


  补充:


  前不久,2010中国家纺产业集群会议在西宁召开,会议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新课题––公共服务平台亟待完善。集群市场发展到今天,不单纯是企业的“孵化器”与“晴雨表”,还发挥着助跑区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存在创新能力差、公共服务缺、品牌建设弱、环境污染等单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它要求政府要有企业家行为以及客户服务意识。因此,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成为所有产业集群思考的话题。


  冲刺500亿元


  海门工业园区将继续依托区内特色家纺产业优势保持高速发展,并在发展规模上,进一步凸显规模经济和集约经济效应;在发展水平上,不断提高企业层次;在品牌发展上,争创更多的省名牌、中国名牌;在产业领域上,扩展新的产业门类,积极实现产业链延伸,依托床上用品,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投入,融合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不断向高端产业攀升,向家纺产业上下游延伸,把海门工业园区打造成为中国家纺产业的织造基地、研发基地、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在未来3年,叠石桥家纺市场成交额力争突破500亿元,成为全球家纺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市场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之一,成为“中国的法兰克福”。


  稳定外贸布局国内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余杭家纺产业企业在学会两条腿走路的同时,还要改变过度依赖出口贸易的局面,把握住国内市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借助商业模式的创新,形成力争稳定外贸、布局国内市场的战略规划,鼓励龙头企业带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家纺产业加大产品研发,依靠创新赢得市场。


  随着《余杭区家纺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暨提升发展3年行动计划(2009~2011)》的进一步实施,今年余杭家纺协会工作将以此为导向,为余杭家纺产业集群培育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并积极、有效地助推余杭家纺传统产业升级。


  优化行政服务环境


  近年来,高阳县委县政府为积极营造工业立县、发展经济的良好氛围,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优化环境、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成立优化投资环境投诉中心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对高阳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优化发展环境,关键是优化行政服务环境,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性政府。


  为促进高阳县纺织装备水平的提高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县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奖励带头引进高新技术和高端设备的企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同时,政府对在项目引进和建设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重奖。


  只有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和创造国际品牌为目标,才能不断扩张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目标。


  三大战略构想


  滨州市纺织产业通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以大型企业为轮轴的纺织产业集群,而要想促进滨州家纺产业的良性发展,首先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家纺产业集群的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政策上予以优惠,吸引更多的资本注入;拓宽融资渠道,保证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联系,使中小企业能够在大型企业那里获得外包业务或者技术援助,以保证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升级。


  二是建立与完善中间品市场。家纺产品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众多的中间品生产过程,诸如纱线、坯布等。建立中间品市场,可以为一些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共享的销售网络,积聚大量的市场信息,降低交易风险。


  三是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滨州已经出台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要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物流业与纺织业结合,为纺织业提供集运输、仓储、装卸、整理、配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供应链服务。


  藏毯绒纺并蒂绽放


  青海南川工业园区按照建设“青海国际藏毯城”的战略部署,着力打造以藏毯生产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构建以洗毛––分梳––纺纱––染纱––藏毯为主的产业链。“十二五”时期,南川工业园区“藏毯之都”将建成全球重要的藏毯和机织地毯生产基地,实现机织藏毯2500万平方米,工业产值达100亿元。


  南川工业园区深入优化资源配置,以打造西部绒纺针织基地为核心,建立绒纺产业园,实现绒纺产业在青海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末,南川工业园区将实现绒纺规模化生产,主要工业品实现精梳牛羊绒3000吨、牛羊绒精纺纱2000吨、绒纺针织服装600万件的规模,产品销售收入将达到200亿元。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