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棉花育苗移栽”这个词,7月24日,笔者来到南宫市南杜办事处党家庄村,远远地被这里的棉田所吸引:其他地块的棉苗只有十几厘米高,而这里的棉棵已有一米高了,而且桃多杆壮,与瓜、葱、绿豆等作物间作井然有序。
正为棉花整枝的村民张和平告诉笔者:“这棉花再有一个月就能收摘了,比传统棉花早收40天。及早腾地就能赶上种冬小麦,这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据了解,今年该市已有2300亩棉地实施了这项新技术。
南宫市棉花常年种植5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的65%。由于夏播棉生长周期长,收摘后因受季节影响,地就被闲置。加上棉花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影响了粮食的生产,“棉麦”争地矛盾日益突出。为此,该市有关部门和棉花专业合作社与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等机构挂钩,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引入夏播棉育苗移栽新技术。据农技人员介绍,该品种比传统棉花提前一个月培育、移栽,早一个月收摘,为冬小麦播种赢得了时间,形成“夏播棉+冬小麦”种植等模式。打破了棉麦两年三熟规律,变为一年两熟。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夏播棉收摘晚、霜后花较多、产量低、品质较差等问题。增加棉花间作套种种类,为农民增收提供较大拓展空间。
新技术引领了种植模式的改变,也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据了解,该市今年采用新技术的棉田亩产皮棉可达70公斤以上,仅间作套种一项就能增收200元。省农科院已在这里建起全省第一个育苗移栽示范田,吸引越来越多的棉农走上致富路。
来源:河北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