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知名内衣品牌退出泳装市场

知名内衣品牌退出泳装市场

过去兼售泳装的知名内衣如黛安芬、曼妮芬等品牌柜台今夏难觅泳装

  近日,记者在通州新华大街游泳馆外泳具专卖店看到,不少店家都把儿童泳具如救生圈、玩具船等挂在店门口显眼的位置,以此来吸引更多顾客购买。


  据店家介绍,近几天选购泳具的顾客特别多,销量是平日的3至4倍。他们所开的店,都是多品牌店,既卖泳衣、泳帽,也卖泳镜、救生衣、游泳圈等。每一门类的产品高中低档尽有。“早在5月份我们就从动物园、木樨地等批发市场进了很多新货,现在终于开始热销起来。不过还是儿童装备比较好卖,有时候仅一天就可以卖出几十套。”商家告诉记者。


  记者也于近日来到崇文门新世界百货考察泳装市场。这里的泳装销售情况却很一般,以泳装作为主营业务之一的浩沙服饰为例。据店员介绍,周中平均每天只能卖出3-4件泳装,周末平均也不超过10件。


  光顾这些商场记者发现,过去兼售泳装的知名内衣如黛安芬、曼妮芬等品牌柜台今夏难觅泳装。据商场负责销售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公司决定不再开发新款泳装,全面停止了或缩减了泳装的出货量。而据专柜销售人员介绍,即使这些内衣品牌有出样的,也都是往年的老款,只是把去年卖得特别好的款再翻单续做了一遍,打折促销的则是去年和前年积压的库存。


  内衣品牌退出“游泳战线”的原因何在?记者了解到,不少内衣品牌缩减泳装的生产,一方面因为泳装的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内衣品牌要投入相当大的科研经费,而且很多顾客习惯去运动柜台购买泳装。另一方面,泳装的季节性太明显,做泳装的品牌又有很多,分食这一块“蛋糕”的结果,必然使大家都吃不饱,对许多内衣品牌来说,它非但不能支撑销售,还会造成库存压力。


  商场里的泳装不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记者在水池边也能找到答案。在通州新华联家园泳池附近,记者做了简单的消费者心理调查。10人中有8人认为,一般商场里销售的泳装价位都比较高,“低则300-400元,高则700-800元,相比超市和泳池附近的专卖店,价格要贵出许多。”10人中有7人认为,泳装的使用时间相对较短,而且更替周期快,一个夏天买一到两身泳装就已足够,到了第二或第三年,又会去买新款。而10人中竟然高达9人是花100元左右在大型商超或服装批发市场里买的泳装,“虽然品质比不上品牌的,但也足够对付一个暑假。”他们认为这样更实惠。


  在配件上,消费者的普及率更低。以泳镜为例,10人中竟只有1人对泳镜有一些了解。在今年5月底的2010体博会上,来自国内知名泳镜品牌欧野的一位经销商就曾向记者介绍,选择游泳镜主要看防水性、清晰度、防雾性能等方面,“最好是选择配合眼部曲线设计的泳镜,戴起来才没有压迫感,镜片最好是聚碳酸酯,不过要数百元,让人游泳时视野清晰,还能阻隔紫外线。此外,近视的人还可以选择到带度数的泳镜”。


  泳具市场今年也不乏亮点,比如今年一些新型的专供辅助儿童游泳的泳圈无论在款式还是人性化设计上都有了改善,样式也十分吸引儿童的目光——在色彩、图案方面迎合儿童的审美需求。


  记者初步估算,打造一身上品牌、上档次的游泳装备,从泳衣、泳帽到泳镜、泳圈等,起码需要上千元——这个数字等同于一身足球训练装备的价格,属于中等收入家庭的支出范围。
 

来源:中国体育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