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江都鞋企“创牌”竞争:奋起之后的转型

江都鞋企“创牌”竞争:奋起之后的转型

7月25日,炎炎酷暑,记者在江都皮鞋集散市场“苏中商贸城”看到,这里批发生意依然红火,当年的“前店后作”已全部由各种品牌的门店所取代。“虽然每天有十几万双皮鞋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但江都还没有一家真正叫得响的名牌!”面对记者,江都皮革协会办公室主任王开林喜悦之中另有一番滋味。

  7月25日,炎炎酷暑,记者在江都皮鞋集散市场“苏中商贸城”看到,这里批发生意依然红火,当年的“前店后作”已全部由各种品牌的门店所取代。“虽然每天有十几万双皮鞋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但江都还没有一家真正叫得响的名牌!”面对记者,江都皮革协会办公室主任王开林喜悦之中另有一番滋味。


  “借牌”起家,曾经风光无限


  江都人做鞋,有近800年的历史。如今,全市密布着750多家大小皮鞋厂及作坊式加工厂,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制鞋基地,3.5万人从事着这个传统行业。让江都人自豪的是,当年几乎“全国每15人中就有一人穿江都鞋”。


  江都制鞋产业的发展与上海息息相关。江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晓祥,曾长期在乡镇工作。据他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仅花荡镇,就有上海宝屐皮鞋厂、鹤鸣皮鞋厂等知名鞋厂的联营企业,其中一家联营厂员工达到1000多人,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与上海鞋厂搞联营,只需按照要求生产,原料是人家的,生产计划和销售都是人家的。借着上海皮鞋的金字招牌,江都皮鞋在全国风靡一时。”


  一片繁荣之中,谁也没想到危机正伴随而来。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广东、浙江皮鞋的兴起,沪上国营老字号鞋厂或倒闭、或被收购兼并,江都的联营厂也随之一落千丈。


  “贴牌”下海,不过的生存选择


  上规模的皮鞋厂倒闭了,更多的个私小企业、小作坊星罗棋布般出现了。


  今年51岁的陈良海,是江都一家拥有500多名员工的规模鞋企老总。15年前,苏中商贸城开业,他揣着在乡镇企业跑皮鞋销售辛苦攒下的十几万块钱,在这里租了个门面卖起了皮鞋。


  “我们是前店后坊,一开始也就七八个工人。”陈良海告诉记者,刚开始什么都做,有自产自销的,也有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的,什么来钱做什么。


  “一段时间下来,发现给人家贴牌虽然每双鞋只挣几块钱,但产量大,销售有保证,综合效益高于自产自销。贴牌生产也就逐步成了我们这一行的流行做法。”陈良海说。


  渐渐地,江都各乡镇出现了成百上千家以贴牌为主的中小鞋厂和作坊加工点。“广东、浙江客商带来了各地最新款式,皮革等原料商的汇集也让生产成本降了下来。江都皮鞋的贴牌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江都皮鞋到底贴过哪些牌?王开林引用一位皮鞋老板的话说,全国皮鞋中,几乎都有江都人贴牌代工的。而皮革商会的统计显示,江都贴牌皮鞋,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其中尤以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为主。


  “创牌”竞争,奋起之后的转型


  记者在苏中商贸城看到,这里的地产品牌皮鞋虽多,但价格普遍不高,通常大几十元就能买到一双皮鞋。价格略高些的,则是浙江、广东等地品牌。


  “贴牌卖的是苦力,做的是服务,客观上提升了我们的制鞋能力和设计档次,这对我们是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不能总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陈良海是个有想法的老板,他几年前就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品牌,贴牌生产和自主品牌两条腿走路。如今,他的品牌在江都及其客户群中已小有名气。


  “我们的自主品牌销售目前已占六七成,贴牌占三四成,在江都同行中算是做得很好了。今年我们要建成150家自主品牌的专卖店,以县级市和乡镇为主,农村包围城市。”陈良海已打算好,再征地新建厂房,上马标准化生产流水线。


  像陈良海这样打算的皮鞋老板,在江都已有不少。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江都年产皮鞋7000多万双,皮鞋、皮革及辅料经营收入已达75亿元,比过去几年有明显增长。全市已拥有各类皮鞋商标200多件,其中省著名商标2件。


  把脉江都皮鞋,曾对省内各专业市场做过调研的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教授认为,一级批发市场和众多生产企业,是江都壮大皮鞋产业的最大优势;而要打造“东部鞋都”,通过品牌实现新的扩张,是必然的转型之路。“创牌,绝非取个名称那么简单。要通过新设计、新材料、新功能、新技术等创新来提升江都皮鞋的品牌形象和质量水平,通过高度专业化分工,改变众多小企业小而全的低层次竞争状态。政府要通过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市场化手段引导龙头企业的出现,鼓励优势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订。”宋林飞教授建议。

来源:新华日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