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上海市的减排任务非常艰巨。”8月11日,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尚玉英对记者说,至2009年底,上海完成“十一五”GDP能耗下降总目标的84.14%;但今年一季度,上海能源消费总量却同比增长了约17%。
尚玉英说,今年上海市重化工业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势头将难以遏制,而世博会期间交通、旅游、场馆运营、安全保障等也将会带来不小的能源消耗增量。
如果现有调控措施不见成效,上海市将在今年的后两个季度,对标准煤耗量为5000吨至5万吨之间的低产值高耗能大户,实施强制性关停调控。
面临减排任务强大压力的,不止上海一市。国家统计局此前核算,截至2009年底,只有22个省(区、市)的“十一五”减排任务完成进度超过80%,其他如海南和新疆,仅完成约40%和57.8%。
此前,各省上报工信部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及设备的数据被质疑“注水”。但近日,多省相关部门均对本报称,产能数据不存在虚报的情况。
多省回应产能数字“注水”
对于地方上报淘汰落后产能数据遭“注水”的质疑,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个省市的相关部门官员均予以否认。
山西省工信厅的一位官员称,该省上报的数据是根据各市地的实际情况,按量、分年度上报给国家,不存在“注水”的情况。“我们在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上,甚至还高于国家制定的标准,比如钢铁行业就大大高于国家标准。”
依据工信部此前公布的2087家未达标企业名单,记者随机采访了名单中的山西太原东铝铝业有限公司,该公司60kA自焙阳极电解槽(1.5万吨产能)项目被勒令停产。但其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一设备之前我们已经将其停产,不知道为什么还会出现在这个名单上。”
江西省工信厅的官员告诉记者,该省此前实际上报的淘汰产能目标,一般都高于国家为地方制定的目标。例如,国家制定的本省焦炭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目标是10万吨,我们实际完成30万吨;在化纤行业,国家目标是0.5万吨,实际上江西一个纺织厂就完成了10多万吨。
“江西数据不存在‘注水’,并能超额完成‘十一五’的节能减排计划。”上述官员表示。
尽管各地官员和企业均对记者矢口否认数据“注水”,但今年以来各地产能和工业排放量快速回升却是不争事实。
福建工业发展促进会副处长王远淦分析,地方上报产能数据“注水”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把早期已经淘汰关闭的企业,现在重新纳入淘汰任务当中;二是产能方面以小换大,例如以前是10万吨的产能,现在经“加班加点”扩大到12万吨,虚报的目的在于获得政策上的补偿优惠。
地方誓言:不惜停产保减排目标
对未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工信部决意出台一批狠招:包括“断粮”——不提供任何形式新增授信、“断水——吊销排污许可证”、“断电”、“不予批准新增用地”。而最狠的一招是“限期办理工商注销登记,或者依法吊销工商营业执照”,对于地方则实行项目“区域限批”。
巨大压力下,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个省市均表示,将不惜勒令相关企业停产来保证减排目标的实现。
“当日上午我们就开会研讨部署减排方案,下半年各地的具体减排任务已经布置下去了。”安徽省发改委的官员表示。
山西省工信厅产业处的一位官员介绍,目前山西省有一套规定的淘汰计划,正逐步分解到各个市、县与具体企业头上。
“对于淘汰落后资产设备,只要是符合审批的,中央和省里都会有相应的单例财政补贴。”这位官员介绍,财政补贴主要用于三方面:偿还企业的负债,弥补投资方的损失、对员工的安置费用。
截至2009年,贵州省仅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72.84%。该省发改委环资处官员对记者称,虽然到目前为止的节能减排工作不是特别理想,但该省一定保证在今年完成“十一五”的节能减排计划。
“关闭这么多的企业,对当地经济肯定有一定影响,但淘汰的都是资源环境负载高的落后产能,从另一方面能对当地的环境保护起到较大的作用。”上述官员表示。
浙江省经信委的官员称,工信部要求淘汰180家企业落后产能的要求已经下达到具体企业,但这180家企业不是都被整体淘汰,省里会通过企业的内部整合来消化一些落后产能。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尚玉英亦表示,虽然钢铁和精细化工行业的能耗量占到全市的60%,但这些企业能源的使用效率并不低,“宝钢的能耗水平在世界上都是很低的”。
至于淘汰关闭企业如何“善后”,江西省工信厅的官员表示,对完全淘汰关闭的企业,政府会妥善安排员工的安置问题。对于部分关停的企业,地方政府将对产业升级、技术设备的部分投资实施补贴。
福建省工业发展促进会副处长王远淦表示,尽管资金补偿、人员安置等具体政策还未出台,但福建已下定决心实施硬性淘汰措施。“对于一些耗能企业,9月份要关闭,11月底要彻底拆除,届时也将冻结银行贷款等。”王远淦认为,这次淘汰落后产能的举措会对原有职工的就业、生活保障等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一措施能减少污染、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