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我国汇率改革 国内服务业最受益?

我国汇率改革 国内服务业最受益?

  数据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仔细分析服务业在过去30年的增长路径,这主要是由两次发展停滞导致。而这两次停滞,都伴随着人民币的大幅贬值。

  数据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仔细分析服务业在过去30年的增长路径,这主要是由两次发展停滞导致。而这两次停滞,都伴随着人民币的大幅贬值。


  2009年底,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这是什么概念?世界各国同期平均水平约为70%,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分别达到73%和60%左右,而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份额也在45%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要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从国别来看,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分别达到近80%的水平,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约为70%和60%,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分别达到66%、59%和54.6%。印度的人口和我们最可比,人均收入只有我们的一半左右,但是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比我们高出整整12个百分点。这组数据的含义是: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不论从绝对还是相对的意义上说,都严重滞后。


  这12个百分点的差距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大。假设第一、二产业产值给定,而增加服务业产值以达到印度的比重,那么服务业产值需要增加约60%,人均收入相应增加约26%。换句话说,以印度的服务业比重为标准,我国的收入水平因服务业发展滞后被拉低了四分之一。这一简单估算显示了发展我国服务业可能带来的收入增长,这里面没有考虑服务业的发展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因此实际的潜力会更大。


  数据当然不可全信。统计误差、统计口径的差异永远存在,各国企业的形态也有区别。可是,中国与他国之间差距如此巨大,无法完全用统计因素来解释。即便中国服务业所占比重大幅上调5个百分点,这个比例依然很低,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判断依然成立。


  仔细研究历史数据,我们发现,中国服务业在过去30年的增长路径中,出现了两次明显中断,其间占比不升反降。第一个阶段是从1992年到1996年,其间服务业占比从34.8%下降到32.8%;另一个阶段是从2002年到2008年,占比从41.5%下降到40%。两个时期加起来共10年,占了1980年至今的三分之一时间,在此期间服务业占比累计下降3.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35个百分点。

来源:中华纺织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