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种创意园区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仅北京、上海、广州的服装行业就有近百家。大多创意园让我们看到的是“地产商”、“中间租赁商”角色或政府的面子工程。那么,什么是创意园区?创意园区的行业价值在哪里呢?
“创意产业是对生产链的高度整合和提升,这包含了两层含义——行业的引领度和资源的整合能力。而创意和产业的结合,决定了创意服务的链条型发展,能给生产链提供系统的升级和服务。”作为创意产业的新生力发展代表,上海名仕街市场总监苏强在采访时对创业产业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定义。
创意产业的三个关键词
上海名仕街是创意产业界发展的优秀代表之一。自2007年10月,一向以“时尚”为导向的上海时装周选择上海名仕街作为开幕式场地后,2006年才涉足创意产业的上海名仕街“一唱雄鸡天下白”,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服饰行业的产业升级基地。
目前,意大利奢侈品牌亨利世家、土耳其皮草品牌ATELIERON、著名少女服饰品牌COCOLULU等时装品牌,法国高级时装公会、意大利著名时装品牌咨询公司RDS、南国时尚品牌联盟、瑞典“全球商业论坛”、日本PAOS公司、意大利普意斯特公司、日本冈山国际经济交流协会等时尚及周边机构已相继入驻上海名仕街。截至发稿,已经有Ever Last、ERDOS、NIKE sports wear、DAZLLE、Givenchy等近百家国内外知名品牌选择在名仕街发布。
上海名仕街之所以取得这样高的认可和发展,不仅在于它立于华东的门户,是国内外品牌出入的要地,以及领先的硬件设施——“四个中心”(展示发布中心、综合培训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六大服务平台(培训平台、中外企业交流平台、活动平台、配套服务平台、商务平台、生活平台)。还在于它打造的专业的服务平台。
中国发展了无数个时尚创意产业园,却没有一个针对服装产业最完整的信息共享平台。上海名仕街搭建了中国第一个辐射全球时尚前沿最新动态的“信息库”,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每时每刻发生的时尚资讯及为其提供最优质的资讯服务,包括流行趋势、市场热点、研究成果、学术观点、战略策划、发展规划、贸易规则、时尚创新等资讯。此外,上海名仕街还提供了一系列质量检验、政策法规、项目申报、技术难题、成果转让、投资环境等专业服务,最大限度减少硬件投入资本和投资创业风险。
“中国的资源很丰富但缺乏整合的平台,服装产业尤其如此。可以这样说,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整合能力代表了企业的发展力。”中国服装品牌著名管理专家祝文欣在2010CHIC之中国商业论坛中说到。这一论断精辟的体现了信息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把设计部整体迁入名仕街的例外服饰负责人表示:“选择名仕街是因为这儿有纺织服装行业发达的信息共享平台,也聚集了国内外知名的时尚培训或创意机构以及延伸至整个产业链的一体化服务平台,把设计部搬到这儿,可以让品牌时时得到前沿时尚、管理或技术的滋养。”
创意产业的政策引领
此外,苏总监认为“创意产业引领的不仅仅是时尚产业,还在于政策导向的引领。”凡长足发展的商业都有三个基本点:一是人才;二是科技技术;三是以宏观政策为导向。“人才、技术到位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如果不能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相一致,很难有发展。行业如此,企业的发展更是如此。”
2010年,中央对企业的发展建议是:注重品牌产业的升级;注重企业的创新;合理运用资本助力民族产业发展。上海名仕街一直以振兴民族品牌,促进国际间合作与发展为己任,结合时下的政策,他们未来将引进一批民间资本,以民间资本助跑民间产业。“企业无论是创新或产业提升都需要强大的资本为后盾,对于中国多数服装品牌来说,还比较弱小,资金短缺是大问题。在民间有相当可观的闲置资本,如果把这些资本运营到产业升级上,既解决了民间资本流通的难题,也解决了企业的发展难题。”苏总监表示,他们正在筹建品牌中心、物流中心和时尚产业基金,三者与现有创意园区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已经国内外知名机构或个人投入基金。预计近期时尚产业基金就会启动。
由此而言,上海名仕街未来缔造的将是一个庞大的服装产业帝国,这个帝国将与中国服饰产业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当一个商业与国家的政策和行业发展以及企业的成长密切相关时,这个商业所蕴含的发展力是不可估量的。这正是创意产业因时而生,因势而起的原因。不过目的不同,发展不同,坐收地产费的,最终玩的还是地产。
本土品牌国际化发展的助推器{page_break}
苏总监介绍:“中国本土品牌的发展现状是大而不强,通过系统化的服务,从面料加工、产品定位、研发到市场运营及终端盈利系统建设,帮助品牌做强做大的同时,我们还在筹备,帮助一些成长较快的品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现在,上海名仕街正做着有十分把握的事。苏总监表示,他们有相当的海内外浙商资源,不过要把品牌推出国门,还需要对品牌的定位、研发、生产到渠道拓展有新的系统建设,需要相应的专业服务团队和物流体系做支撑,这又是一个巨大而又艰巨的工程。不过,上海名仕街同仁对这个项目饱含了开创的激情。“创意产业是没有国界的,但它背负着民族发展的重任。这是责任,也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苏总监用寥寥数语再次点明了创意产业的使命和责任。
国际间业务的“和平大使”
一方面积极推进本土品牌国际化道路,另一方面,上海名仕街也在积极的推进国际间的友好合作。二十年前国际品牌商关注中国,因为他们想以最廉价的劳动力,最低的成本换来最好的加工产品。而近几年,国际品牌商关注中国,是想在中国这个地方消费产品,或者把产业链都搬到中国来。不仅如此,如果和一些外商交流,你会发现,他们的市场战略也在转移,大多国际品牌都把中国作为亚洲版块的龙头市场。这说明,有需求,有市场,就会有机会。国际二线品牌以其低姿态的合作方式,领先的渠道管理运营能力和产品研发支持,以及相对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和性能比,给中国服装经销商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利润空间。
不过,并不是外来的“和尚”,就好“念经”。诚如,中国服装行业著名营销管理专家祝文欣先生说的那样:“狼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没有意识到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没有做好防御或进攻的措施。” 对品牌商是这样,对经销商也是这样。合作是双赢的过程,也是成败的过程,往往比战争还要残酷。因此,苏总监说:“我们希望国际间服装行业的合作是健康,能对产业带来推进的,优势互补式的合作。尊重长线的相关品牌长足发展的合作,这是对双方负责。”时下,上海名仕街在跟一些国外零售品牌合作, 帮助对方分析国内的市场形式,寻找更为便利的发展路径。
以引领行业、资源整合及产业链服务和升级为工作目标,以民族产业发展为责任,以国家政策导向为目标,在上海名仕街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创意产业的价值,也看到行业发展的未来。我们也期待着更多专业而优秀的创意产业能凝聚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为时尚产业的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纤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