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湘潭农村发明家钻营垃圾处理 环保工艺获得国家专利

湘潭农村发明家钻营垃圾处理 环保工艺获得国家专利

  8月18日下午,湘乡市潭市镇榨平村村民钟伏桥在自家住宅旁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将许多生活垃圾丢入炉内焚烧,再通过抽烟机将浓烟排入一个圆柱形的水箱内。结果,浓烟就此打住,水箱上直立的烟囱看不到任何烟雾排出。钟伏桥解释,焚烧垃圾产生的浓烟被水箱内添加了三合胶剂的水所溶解,而这就表明他向二恶英挑战成功。


  钟伏桥研制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实验装置)。



  钟伏桥现场演示这套装置处理垃圾的过程。


  8月18日下午,湘乡市潭市镇榨平村村民钟伏桥在自家住宅旁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将许多生活垃圾丢入炉内焚烧,再通过抽烟机将浓烟排入一个圆柱形的水箱内。结果,浓烟就此打住,水箱上直立的烟囱看不到任何烟雾排出。钟伏桥解释,焚烧垃圾产生的浓烟被水箱内添加了三合胶剂的水所溶解,而这就表明他向二恶英挑战成功。


  “泥腿子”的发明专利


  今年60岁的钟伏桥是个地道的农民,上世纪末他来到长沙市天心区环卫局打工,每天与数十吨生活垃圾打交道。那时,城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就是简单的填埋,但这种方式费钱费力不说,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临时工会对垃圾的处理感兴趣。钟伏桥尝试着研究,是否能有更环保又节约,而且操作简单的垃圾处理方式。


  当时,对垃圾进行分捡、筛选,将可回收废旧物品挑出来再利用,将可燃物捡出来送燃烧的自动工艺都已存在,但剩余的垃圾(主要是有机物)如何处理,却成为难题。钟伏桥通过实验,对剩余垃圾粉碎、过筛后,分类加入活动菌(包括发酵菌、HB菌)搅拌均匀,放入启用发酵槽内,加入粘土矿粉调湿,加热升温80-95℃,杀菌一小时,然后降温至60-75℃,加入HB菌种进行好氧发酵一小时,出料冷却后即可装袋变成有机肥料,实现了资源全部利用的处理目标。


  2009年3月,他的这种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综合利用工艺获得国家专利。


  向二恶英发起挑战


  其实,早在钟伏桥的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前,他的这项技术就已经在长沙市天心区得到推广。当时的天心区环卫局局长李许明介绍,2006年,他们在相关专家肯定了钟伏桥的技术发明后,决定在辖区的大托镇试点。“我们把设备安装在一家砖厂内,垃圾处理除了可生产有机肥料以外,剩余的粘土还可以用来制砖。”


  最开始,钟伏桥把这种有机肥料放在自家的责任田试用,结果表明,这种有机肥料可使水稻单产增加80公斤。而剩余粘土做出来的空心砖,它的抗强抗压能力明显要高。


  当然,环卫部门最看重的是这个工艺对垃圾处理的简单迅捷。李许明说,大托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在50至80吨左右,原来采用填埋法,每吨生活垃圾的处理成本在18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垃圾场的场地费。采用钟伏桥的工艺后,大托镇的生活垃圾实现了当日处理和无二次污染,成本降低至每吨100元左右。


  但钟伏桥的工艺还是存在缺陷,他无法解决焚烧垃圾所产生烟雾对环境的污染,这直接导致砖厂多次被环保部门处罚。


  倔强的钟伏桥决心攻克这个难题,向二恶英发起挑战。


  多家乡镇提出合作


  很多人都知道,二恶英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它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而言极其容易致癌。二恶英的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但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可如何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溶解二恶英,一直是行业内的难题。


  钟伏桥经过无数次试验,发明了一种三合胶剂,他将这种胶剂放入水箱内,通过水箱内滚筒的转动,逐步将二恶英稀释在水箱内。李许明说,通过专家检测,钟伏桥目前的这套处理工艺,基本解决了焚烧垃圾产生二恶英的污染,而水箱内的水经过一个星期后,也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得到专家肯定后,钟伏桥决定再次向国家专利局提出申请。而另一个利好消息,他之前联系的潭市镇等几个乡镇,在察看过他的垃圾处理工艺后,都表示可以合作。潭市镇城镇办的工作人员肖兵介绍,目前不单是农村,就连镇区对生活垃圾都非常头疼,钟伏桥的处理工艺,很好地解决了村民生活当中的实际困难,当地政府很愿意与他进行合作。

来源:中国发明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