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116起贸易救济调查,自2002年以来首次超过每年100起;至此,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重点,连续4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300亿~400亿美元。
如何应对高发的贸易摩擦?记者专访了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
传统增长模式更易激发贸易摩擦
2009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突破100起,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原因都有哪些?
杨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为挽救本国经济,减轻各种政治压力,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本国制造业的扶持,以降低失业率,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就成了“救命稻草”之一。因此,从现象上来看,贸易摩擦增多是金融危机的应急性冲突。
但是也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矛盾。作为全球第二大贸易体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面临贸易摩擦的高发态势,客观反映了我国产业与发达经济体的互补和紧密依赖关系,以及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相似性。一方面,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上升,导致一些国家可能把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作为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向中国施压的政治手段,使我国维护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进出口贸易利益的难度、成本和风险增加;另一方面要反思的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存在不足,贸易增长方式粗放和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反观长期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家的德国,却很少有针对其的贸易摩擦案件,根本原因在于德国主要出口产品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难以替代,更是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性产品。
结合中国目前的产业现状来看,哪些产业是国际贸易调查的高发区?
杨益: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能源矿产及环境的制约增强等综合因素作用,产业发展环境趋于复杂、未来的产业安全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我们这几年调查研究与评估的情况看,纺织、轻工、钢铁等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石化、汽车、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农产品[18.75 1.08%]部分产品产业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而光纤等高端领域和服务业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除了国际竞争力之外,还要看产业的外部贸易依存度。汽车、机械、建材等因原材料和产成品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产业安全状况相对良好,轻工、纺织服装、船舶、信息等因产成品对外贸易依存度高,受到外需波动影响较大,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因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安全受上游供给影响很大。
同时,近年来的贸易摩擦案件也反映了贸易救济调查开始从低附加值产品,比如纺织品、轻工产品等迅速扩大到机电、医疗保健品、化工产品、微电子产品、食品土畜产品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今年6月30日,欧盟对华数据卡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数据卡启动保障措施调查,预计该案的涉案金额将高达40亿美元,这是此类高科技电子产品首次出现在贸易救济调查中;今年1~7月,国外对华4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电子、纺织、化工、建材、轻工、冶金、有色金属、造纸和金属制品9个行业。其中,冶金、建材、化工和轻工行业的案件位居前四位。
壁垒越来越多 亟须逐个击破
今年6月,OECD(经合组织)、联合国贸发会、WTO(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从2009年11月1日~2010年5月中旬,G20(20国集团)总体上兑现了在金融和经济危机形势下不新增国际贸易和投资壁垒的承诺,大多数投资政策都对外国投资者“更开放”、“更透明”。这是否意味着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局势会由此发生变化?
杨益:从数量上来看,今年的贸易救济案件数量虽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占全球贸易案件总数的比重依然很大。据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82%已完成的案件都针对中国。除了贸易救济调查之外,还有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商品直接实行了贸易保护措施,在今年全球新启动的15项贸易保护政策中,针对中国商品的占10项,比例高达67%。
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面临再调整,将经历一段较长的低增长期,各国更加注重内外均衡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要求“全球经济再平衡”,所以中国制造业出口仍将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目标。可以说,在“后危机时代”, 我国面临贸易摩擦的态势将呈现常态化、复杂化和多样化。
在新的国际贸易形势下,贸易摩擦会呈现哪些新特点?
杨益:当前名目繁多的“新贸易壁垒”措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特征。贸易争端的内容从价格、数量快速扩大到各种标准上,比如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包装标识、信息技术标准、环境标志、劳工安全标准和福利标准等,这对我出口产品的限制影响更大、更持久。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2009年有34.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74.32亿美元,比2008年增加68.9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4.78%。同时,随着新一轮低碳经济的兴起,在这方面也可能形成一些新的贸易壁垒,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积极要求征收“碳关税”就是一个信号。
除了大家都已熟知的各类“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外,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利用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教育文化和道德标准的差异,构筑起一种新型的、更为隐蔽的国际贸易壁垒,即蓝色贸易壁垒。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上万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有的企业因为表现良好获得了更多的订单,部分工厂则因为没有改善诚意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