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12日,第十二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暨博览会在南京国展中心成功举办,推出首届江苏时尚创意周、产业集群地积极参与、联动全球产业链资源成为了本届展会的三大亮点,以“品牌江苏、时尚江苏”为宗旨的江苏服装节在向“时尚”迈出重要一步的同时,也悄然演绎了江苏纺织服装业的转型表情。
与往届江苏国际服装节相比,本届展会的办展规模、专业观众数量、参展品牌水平再创新高,但最大的亮点在于对“时尚江苏”的精心雕琢,组委会通过一场场目不暇接的时装发布秀、掀起头脑风暴的论坛沙龙、培养创意达人的各类大赛等向人们诠释了“江苏时尚,以人为本”的理念。
港台风劲吹T台
流行趋势发布会一直是江苏时尚大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动态成衣展示,与博览会静态展相得益彰。在今年,首届江苏时尚创意周的T台上有来自本土品牌百世吉“清新、阳光、航海风”的2011春夏系列发布,著名面料企业旭荣集团带来的旭荣时尚空间主题发布会等活动。包括香港著名设计师李沛杰,台湾著名设计师潘怡良、潘黛丽,大陆著名设计师姚峰等在内的多位设计师,代表两岸三地创意设计力量联袂上演了作品发布活动。再加上“百芙伦杯”江苏省服装院校设计新人大奖赛和服饰搭配奖比赛、第19届真维斯休闲装设计大赛东部赛区决赛,首届江苏时尚创意周可以形容为饕餮盛宴。
据悉,去年来江苏国际服装节参展的香港大学教授薛家涛在今年已经成为了“黑牡丹”的品牌企划顾问,而百芙伦品牌的设计总监是来自台湾的设计师蔡怡慧,同时她现在还是旭荣集团推出的NEWIDESPACE平台的时尚总监。今年服装节结束后,潘黛丽向记者透露,她与旭荣集团的合作将提上日程。值得一提的是,潘怡良、潘黛丽赶在上海时装周、北京时装周的发布秀举行之前,来到南京做发布会,足见两位台湾设计师对江苏国际服装节的重视程度。这一系列的事件表明,江苏国际服装节的T台或将成为港台设计师登陆大陆设计界的又一桥头堡,而这股强劲的港台风暴势必给今年刚创办的首届江苏时尚创意周带来持续的动力。
{page_break}
时尚要先“智尚”
时尚不仅属于T台,还属于认同时尚、创造时尚的智者。雅鹿·中国服装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江苏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新视点”探索论坛、“时尚江苏”服装设计师和企业家沙龙、江苏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WGSN--2011/12秋冬全球时尚趋势分析会等论坛活动为所有专业观众奉献了一场场“时尚”的智慧论坛。
在雅鹿·中国服装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雅鹿集团董事局主席顾振华对时尚有这样的解读:“在研发上,我们不断创新,将时尚休闲的理念导入羽绒服,将羽绒服变身为冬季的休闲服,2008年我们又在行业内提出了填充物的新标准,在全面进入羽绒服的12年,这就是时尚的营销理念。”
另一位论坛上的重要嘉宾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夏华认为:“如果真正要做一个品牌,就要做一个值得人们尊重的品牌。第一要素是价值认同,很多品牌我一辈子都不会穿,因为我不认同它的价值。一万多元买一套西装,凭什么?依靠的是我们自己的服务、产品、价值,从而营造出这样一个品牌。中国的品牌一定是做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在听过两位重量级嘉宾做品牌的心得后,不少在场观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最后,这场整个江苏国际服装节的主论坛比预定结束时间晚了整整40分钟,很多嘉宾和观众仍迟迟不舍离场,甚至因此耽误了午餐。
在一场名为“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新视点探索论坛”上,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蒋衡杰表示,在服装产业面临转型发展,更加重视设计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服装院校教育家与服装行业企业家们共同寻求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探求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未来方向和支撑点很有意义,更有远见。
论坛上,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王毅院长谈到如何在服装车间生产实践中掌握技能,并介绍了学院与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设计师平台的初步合作情况;旭荣集团的张聿超则介绍了旭荣搭建设计师平台探索院校合作新平台模式;台湾辅仁大学教授李俊格博士重点探讨了服装教学中的“虚拟商店运作”;日本文化服装学院高桥教授介绍日本文化学院职业教育模式;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徐卫民董事长畅谈了“对培养服装设计合格人才的看法”。
另外,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国际服装节组委会主办,江苏省服装协会、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江苏服装教育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则着重探讨了“服装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的未来方向”的主题。
大赛检验“娃娃兵”
除了秀场和论坛,江苏国际服装节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赛的组织,已经连续举办数届的江苏省服装院校学生设计新人大奖赛在本届选择了与江苏品牌百芙伦合作,并根据百芙伦品牌特点,将主题定位为“洛丽塔的魅力”。
在决赛前的设计师沙龙对话环节中,入围选手一一回答了几位评委老师现场提出的问题。由于参赛选手都是在校大学生,答题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选手逻辑清晰、表达能力很强为自己决赛胜出加分不少。
香港大学服装学院教授薛家涛向参赛选手送去了自己的设计心得:“我希望你们重视自己作品的敏感度。设计师设计产品是从纯艺术到大众化的过程,这比纯艺术还难,你要把艺术里面好的东西,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给你的顾客,服装是卖给顾客的。”
来自35所院校的532件参赛作品中,有25个系列作品进入决赛,最终来自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孙梦雨荣获大赛金奖。作为协办单位,江苏百芙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薏向记者表示,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是品牌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每年在接收新员工时总会发现,有些学生对美很有感觉,但在工作中往往跟企业要求差距甚远。“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为企业设计服装的时候要掌握技能,即设计方法,这个大赛恰好起到了培养学生设计方法的作用。”
王薏表示,这项赛事在为江苏服装设计界培养后备人才的同时,企业也收获颇丰。一是有相当一部分参赛作品完全符合百芙伦的品牌定位,可以直接运用到品牌产品中;二是百芙伦将通过大赛签约到优秀获奖设计师。可以说,这是又一次成功的产学结合的设计大赛,我们有理由期待明年的学生设计新人大奖赛。
另外一场重量级大赛——第19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东部地区决赛也如期而至。虽然它不是由江苏本土主办的设计大赛,参赛选手针对整个东部地区,但连年举办带来的蝴蝶效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江苏省的年轻设计师。
江苏的“时尚”正从娃娃抓起。
来源: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