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正值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两周年,在 “2010跨国采购大会开幕式暨跨国采购高峰论坛”上,跨国采购(上海)信心指数 (以下简称 “跨采指数”)首次正式发布。本季度制造业跨采指数为64.54,零售业跨采指数为68.72,综合指数为65.34,这表明本季度在华跨国采购趋于上升,采购企业信心较足,出口前景较好。据介绍,跨采指数以跨国公司在华采购机构作为调查样本,指数高于50,表示出口趋向景气;低于50则表示出口趋向收缩。记者采访了跨采指数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王泠一博士。
应运而生
王泠一说,跨采指数作为一个实证型、应用型的研究项目,是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国际化了的中国外贸实际的产物。
跨国采购作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全球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跨国采购,搭建服务功能强大、要素流动通畅、双向辐射广阔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跨国采购平台,不仅是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国家外贸总体战略、落实 “保份额、调结构、促平衡”目标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能级和水平。中国 (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作为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协办的国际性经贸盛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吸引了愈来愈多跨国公司采购商前来参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网络的重要渠道,对于我们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速吸引跨国采购机构集聚中国、加快国内企业 “走出去”步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跨采指数从酝酿到诞生耗时一年。 2009年9月15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新中国国庆60周年前夕,中国经济已经初现率先走出阴影的曙光,但西方世界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外贸的误读、误判有增无减。当时,上海跨国采购有限公司董事长屠建卿、总裁解震等人与王泠一博士的一次对话中,提出中国外贸不能如此被动——听任西方舆论任意评判,事实上西方贸易利益的主要代表跨国公司每年都在分享着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而王博士当时正在研究贸易壁垒、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对就业等民生问题的影响,并提出结合实际编制一套能够反映基本现状与预期信心的跨采指数,以推进上海以及中国外贸的国际话语权建设。此后,双方的合作调研得到了100多家国际机构、全球500强序列企业和国内企事业单位的响应。调查问卷的设计征询了英国石油、美国铝业、菲亚特汽车、戴尔电脑、拜尔医药、阿迪达斯、欧图国际等全球知名企业采购高管以及欧洲商学院、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金融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贸易口岸,其口岸货物贸易占全国总量超过三分之一,也需要这样的跨采指数系列以更好地为全国同行提供高端服务。如果说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艘新兴巨轮的话,那么,跨采指数就好比是这艘新兴巨轮的桅杆,是国际贸易海洋的天际线上最容易也是最先让其它巨轮瞭望到的中国元素。
将成系列
“跨国采购·上海指数”是跨国公司在华采购的监测指标体系,同时由于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 “跨国采购·上海指数”也间接是宏观经济的监测指标体系,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王泠一指出,中国经济的成长在改变旧的国际贸易格局的同时,也在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版图。新的版图必然带来新的导读能力需求,这也意味着今年以来——关于国际贸易版图话语权的建设开始变得迫切起来。所以,我们也希望 “跨国采购·上海指数”体系能够有利于树立我国自己的经济评估能力,并且打破跨国采购行为实施者对于西方评估体系的依赖,同时有利于其增强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了解和信心。
“跨国采购·上海指数”不是一个指数,而是一个指数体系,它将包括:信心指数、金融指数、物流指数和联合国采购指数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信心指数的数据样本为在华采购大中小型跨国公司,通过收集其在华采购的各方面信息,直接反应了跨国企业在华采购的趋势。金融指数的数据样本为银行、投行等跨国金融机构,通过收集其贸易金融产品和国际资本流动等信息来反映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活跃程度。物流指数的数据样本为跨国物流公司和咨询公司,通过收集其在物流产品方面的动向,来反映国际贸易的活跃程度。联合国采购指数主要发布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和政府组织在华采购的趋势。 “跨国采购·上海指数”充分监测了跨国采购活动中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变化趋势,全方位地反映出跨国公司在华采购的趋势。另外,将各项指数综合起来分析可以弥补单个指数在不同经济周期类的偏差,更加客观反映实际情况。
目前推出的跨国采购信心指数,是跨采指数系列中的第一个品种;因为,在后危机时期,信心确实比黄金更重要。跨国采购系列指数的发展将遵循精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并配合贸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最终成为全球认可的权威指数。在指数精确性上,将通过不断优化样本企业结构、调查问卷内容和数据计算方法,逐步建立历史数据库,并拓展同更多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来实现。在指数的及时性上,将逐步实现与国家其他主要经济数据的发布周期同步,跨国采购信心指数将从按季度发布到按月发布,以便配合其他主要经济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目前每季度发布一次,时间为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5日,争取在2012年实现每月发布。 在指数的全面性上,将以打造跨国采购系列指数为目标,提供全方位的风向标。未来在 “跨国采购·上海指数”系列中,将包括联合国机构在华采购指数、跨国采购金融指数、跨国采购物流指数,并逐步按照国家和地区进行细分制作跨国采购区域指数,例如:跨国采购美国指数,跨国采购欧洲指数等,以建立综合性的指数风向标{page_break}
王泠一还介绍了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跨采中心”)的背景。跨采中心2002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以 “立足上海、面向世界、服务全国”为宗旨,通过大会展示配对、网上推广平台、专业跨采论坛、常年专场展会等方式,致力于为采、供双方提供专业的贸易服务,截至2009年底,跨采中心与近300家在沪设立分支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沟通渠道,在已连续举办八届的跨国采购大会上平均每年邀请到30-40家世界500强企业现场设展,并已累计为2.3万家全国各地的外贸企业提供服务。据采购清单测算2002年-2009年平均每年实现在华采购金额达285亿美元。其对于拓展全球贸易营销渠道,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减少双向贸易的中间环节,帮助供应商企业从原料组织、产品生产、物流配送等真正进入跨国采购集团的网络渠道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掌握先机
王泠一说, “跨国采购·上海指数”无论对于政府部门、商业机构,还是企业来说,在经济预测和商业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市场对于该指数的强烈需求,必须提供相应服务。无论国际采购商、国内供应商还是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于指数都有强烈的需求。对于跨国公司,通过参与指数的调查和信息数据反馈可以了解自己在华采购的竞争环境,促进其制定正确的采购政策,扩大在华采购;对于中国供应商,通过指数可以判断下一阶段跨国企业在华采购的变化趋势,有利于指导企业的采购、生产、经营等活动。跨采指数调查涉及企业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价格等多个环节,反映了企业全面的商业活动,对企业实际经营活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使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决策与业务调整有一个可靠的依据。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该指数的发布可以填补其在跨国采购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其次,有利于国家经济与产业经济的宏观调控与预测。跨采指数是反映经济活动快速的、及时的先行指标。通过指数,可以及时监测和预测跨国采购与制造业中出现的问题和趋势,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走向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再次,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了一个反映跨国采购价格走势的工具,结束了我国没有一个比较科学、完整、严谨的跨国采购指数的现状,这对于我国抢占跨国采购价格主导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最后,指导制造业生产与跨国采购,抢占市场新一轮的发展制高点,巩固上海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
从研究工具上看,指数研究是数学和经济学的完美结合。而如果说 “数学是科学的王冠”的话,指数就是贸易的风向标、投资的定位仪。跨采指数,可以帮助国内行业更清醒地认识自身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方位,也有助于国际贸易界更准确地了解中国经济的脉络而不仅仅是轮廓。
跨采指数的推出,得到了权威机构和行业人士的积极首肯。联合国助理秘书长麦守信表示:跨采指数是个富有创新的、对未来贸易发展非常有益的积极探索,更期待不久的联合国对华采购指数的发布;而联合国不仅要继续加强和中国的政治合作,还要加强和中国的商业合作。而跨采指数研究项目组,也已经和德国联邦采购物流协会等国际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将在更专业的国际领域及时和常规性地发出中国的声音。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