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黄彦修薄利多销吸引人潮

黄彦修薄利多销吸引人潮

早期年轻时也曾是一个上班族的黄彦修,在外商NEC担任业务工作,当时他是台湾当时第一个卖半导体相关材料,卖着别人还没有开始销售的产品,需要自己去开发市场在那里?找寻客户在那里?不过,这完全符合他喜欢挑战自我的个性。

  自认天生是“生意仔”的黄彦修,年轻曾是外商电子TopSales,现在创业在7楼开鞋店,强调“百货公司品质,路边摊价格”,薄利多销吸引人潮,政商名人与艺人更是他的常客。


  早期年轻时也曾是一个上班族的黄彦修,在外商NEC担任业务工作,当时他是台湾当时第一个卖半导体相关材料,卖着别人还没有开始销售的产品,需要自己去开发市场在那里?找寻客户在那里?不过,这完全符合他喜欢挑战自我的个性。


  年轻时勤跑业务脑袋满是生意经


  所以当时NEC有新的半导体材料,公司只给一本产品说明书,黄彦修就经常会利用中午前往台积电、宏碁、联电等电子大厂,透过午饭时间找工程师与老板吃饭,顺便解说公司新产品一、两个小时,不但认识许多电子大厂老板,建立他未来做生意的人脉存折,也让他在销售能力大增,并不断透过销售过程,学习专业与胆识,也让他成为真正口才一流、脑筋灵活的“生意仔”。


  薄利多销口耳相传打破“黄金店面”迷思


  黄彦修后来决定自己出来创业,不过他并没有像其它老板,选择传统一楼店面做生意,他采取逆势操作,选择在7楼开设鞋店,还呛声要与百货公司与一楼店面来竞争,宛如“小虾米对抗大鲸鱼”,主要为了打破“黄金店面”与“品牌”的迷思,认为“黄金店面”的高房租,不一定是销售业绩的保证,而知名品牌在百货公司通路销售,先要被抽上30-40%费用,一楼“黄金店面”房租至少50万元起跳,不论在通路成本、店面租金等都高得吓人,很可能在店里辛苦一件一件销售获利,最后可能都被房东与通路赚走。


  “品质要好、价格合理,透过口耳相传,好康倒相报,不管店面在楼上或巷弄内,消费者一样会来捧场。”黄彦修强调,就像许多没有光亮招牌与广告宣传,在巷弄中名不经传的小吃美食,总是大排长龙,主要就是“俗又大碗”薄利多销,一样能吸引人潮。


  有业务或行销底子创业成功机率较高


  上班族若要摆脱领死薪水的日子,想自己当老板创业或开店,黄彦修认为,本身最好要有业务底子或行销概念,比较了解商品,掌握市场脉动,做生意比较容易进入状况,未来成功机率也会比较高。


  此外,创业开店做生意,跨出成功第一步最为重要,就是要突破0至1的销售心理障碍,因为一旦有生意成交,人就会变得比较有自信,愈卖愈顺手,对于自家产品要有兴趣、很热衷、有信心,熟能生巧就能说服客户,不断突破层层销售门槛,像是首日卖出十双鞋子,第2天就要想办法卖出二十双,一周后就以五十双为目标,不断挑战销售极限。


  掌握市场与成本政商名人皆是常客


  “要为了‘里子’真正想赚钱来创业,而不是为了‘面子’想当老板而创业,做生意各种成本一定要仔细评估。”黄彦修强调,创业开店不一定要选择在一楼,如果能够找到人潮多闹区的楼上、商品具独特性、价格要大众化、品质具竞争力,以及善用口碑传播等五项原则,楼上店面也可能变成寸土寸金的“黄金店面”。


  黄彦修强调,做生意一定要有方法与技巧,他就以自己开店为例,现在忠孝东路一楼黄金店面租金100万元,而我在忠孝东路与南京东路7楼开店,却只要4-5万,租金只有一楼的1/25,店租与装潢成本远远低于1楼店面,已立于不败之地,加上货真价实的商品,靠着客户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相传,以及店内销售与业务开发,带来人潮买气与团购订单,像是鸡尾酒疗法发明人何大一、前行政院长游锡堃、高雄市长陈菊、艺人胡瓜等名人,也都是常来黄彦修鞋店的常客。

来源:互联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