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Wu:神童的黄金年代 Jason Wu:神童的黄金年代](/DESIGN/upfile/2010/10/1044rAVSEZ3125rAVS.jpg)
就在那个决定他命运的总统就职之夜,JasonWu从达美乐(Domino’s)叫了一份肉肠比萨,然后和他的男朋友兼事业伙伴GustavoRangel一起,坐在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公寓里收看典礼的实况转播。与数千万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样,他对MichelleObama会穿什么出席晚会一无所知。他既从未与她碰面,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两个月前递交的几件作品早已被第一夫人相中,入围了最终名单。当身着白裙的Obama夫人在镜头前一晃而过时,他甚至无法确定那就是自己的设计,直到几分钟后,他接到了CNN电视台的电话……
宁静悠闲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祝贺电话紧接着另一个祝贺电话,《纽约时报》的时装评论家CathyHoryn让他发表感言,《今日秀》和《早安美国》先后与他敲定了第二天一早的节目录制时间。“我当时的心情难以言表,像是瞬间上了天堂。”Wu在回顾那一夜时仍不掩兴奋,“我知道自己对第一夫人来说是个不寻常的选择,但我当真没想到的是,机遇居然这么快就来了。”
然而好运就这么突如其来地降临在了这个26岁的台湾年轻人身上,看似没有预兆。
“人们想要把我包装成一个电视明星”
在那段民众对奥巴马夫妇热情空前高涨的日子里,身处风暴中心的Wu亦整日不堪其扰。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访邮件让他的电子邮箱近乎陷入瘫痪,在他位于西37街的办公室对面的快餐店里还不时有狗仔队潜伏着等待捕风捉影。与此同时,各种出书立传、合作代言的邀请纷至沓来,更有甚者主动请缨欲为Wu制作一档真人秀。“其中有些提议极为不妥,譬如让我推销家庭用品。”他说。
从默默无闻到一夜成名,Wu的眼前突然多出了许多选择:他大可以像IsaacMizrahi那样接受好莱坞的橄榄枝,拍一部《Unzipped》之类反映时尚界内幕的纪录片,赚一票走人,也可以像JeanPaulGaultier或MichaelKors那样去MTV电视台客串节目主持人,去《天桥骄子》担任评委,过一把流行偶像的瘾。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或许他现在能享受更大的财富和名气,但考虑到名利是把双刃剑,今年美国设计师协会最佳新锐女装设计师大奖多半就会因此与他擦肩而过。
面对诱惑,Wu决定做回自己的老本行,踏踏实实地当一名设计师。“人们想要把我包装成一个电视明星,对此我必须学会说不。”
值得一提的是,当西装革履的Wu在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的餐厅里说出以上一番话时,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是一位时装设计师。论外形,他没有TomFord的英俊面孔,没有KarlLagerfeld的一身珠宝,也没有JohnGalliano的戏剧扮相,比起世俗眼光里的时装设计师,他那充满稚气的长相反而更接近于我们常在报纸上看到的那些商界神童。
他轻描淡写地透露品牌今年的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000万美元。商界神童的光环再次出现在他头上。
吴季刚(Wu的中文名)自小便展露出了创作方面的才华(他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或雕塑家),不过他对时尚的兴趣却直到9岁随家人迁居温哥华后才初见端倪。托英语老师的福,他获赠了一叠时尚杂志以锻炼英语阅读能力,事实证明,杂志比教科书有用,因为小Jason对设计师的故事彻底着了迷。“对我来说,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我发现时尚的过程。”他略带得意地表示。
Wu之所以能够具有扎实的绘画和手工功底,多多少少还得益于两位邻居的帮助。一位住在他家对面的基督教信徒原先在大学里主修时装。“她会对我说,‘如果你听话,我待会儿就教你画画。’”Wu回忆道,“我们会阅读一小时《圣经》,再画一小时时尚素描。她后来还送了我一盒水彩颜料。”另一位则常常把缝制窗帘时用剩的布料送给Wu,让他好给洋娃娃做衣服穿。
俗话说,好运永远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这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放在Wu的身上倒正合适。从16岁起,他开始以打零工的形式为IntegrityToys玩偶公司设计一系列名为“时尚皇族(FashionRoyalty)”的娃娃,他不仅要负责为娃娃提供一整套衣橱,连发型、妆容都要代为策划。2006年,当Wu从帕森设计学院辍学并离开NarcisoRodriguez的工作室准备自立门户时,他的积蓄已经足够他创业了,尽管品牌创立之初,公司总部就是Wu的自家客厅,而他手下其实也就只有一个员工而已。
“参与历史的机会是无价的”
“优雅,精致,宛若淑女,如同来自另一个年代”,是人们对JasonWu女装的评价。Wu的时尚品位有着与他年龄不相衬的老成。当他的同辈们在从街头和运动中去寻找灵感时,Wu却致力于设计传统、得体的服装——复古的印花、纤细的腰线和茶杯状的裙身。BergdorfGoodman百货的副总裁LindaFargo曾表扬他说:“我很欣喜地看到一位年轻设计师没有用解构的方式定义现代时尚,而是用一种遵循传统的方式表达他的主张。”
当被问及他对经典美的喜爱来源于何处时,Wu显得有些茫然。他承认母亲对他的影响——“她的不邋遢”、“她的盘头”,以及“她总是把我打扮得相当学院派”,并将CharlesJames和YvesSaintLaurent列为他最尊敬的时装大师。
不过,一谈到“JasonWu风格”,他马上滔滔不绝起来。“我的设计总的来说是经典的,又有叛逆的一面。在上一个春夏系列里,我用迷幻绿色腰带搭配粉红色羽毛裙。我喜欢这种强烈的反差,又譬如说在瑞吉酒店(St。Regis)展示斜纹软呢做的连帽衫。”Wu举例说,“我本人一直是个老派的人,比起摩登的设计酒店,我更愿意住在瑞吉。”
就连工作方式上,Wu也有其“老派”的习惯。与其将时间花在红地毯和派对上,他似乎更乐于亲赴零售前线,在与不同地区顾客的交谈中用面料和剪裁做实验。在过去几年里,你时常能在亚特兰大的Jeffery专卖店和芝加哥的Ikram精品店里看到他的身影。
正是IkramGoldman——Ikram的店主,也就是MichelleObama的“影子造型师”——将Wu的设计介绍给了第一夫人(此前Obama夫人穿着过的JasonWu服装都是透过Ikram购买的)。在奥巴马赢得大选后,Wu迅速完成了几件作品的草稿,上交Goldman。据他回忆,后者的要求只有区区几个字:“要闪”。
“两天后,Goldman女士来电要我制作草稿中的那条白色单肩裙。感恩节前完工后,我亲自坐飞机护送这条裙子去芝加哥,将它亲手交给了Goldman女士。”Wu说。不管是这条白色长裙还是之后陆续补交的两条彩色长裙,最后都没有收钱。在Wu看来,“参与历史的机会是无价的。”
拜Obama夫人所赐,Wu摇身一变成为美国新锐设计师的主力军。他的同伴还包括AlexanderWang、ThakoonPanichgul、PrabalGurung、PhillipLim、RichardChai和DerekLam——不难发现,这些人是清一色的黄皮肤黑眼睛。仅仅几年前,当我们说到亚裔设计师,想起的还是AnnaSui、VeraWang等出道于1980年代的一辈,如今Wu和Wang凭借清晰的个人风格和清醒的商业头脑把前辈甩在了身后。“我对于能成为亚裔设计师中的一分子感到骄傲,我觉得我们中的每个人都能体会那种荣誉感。”Wu说,“我们是当今最酷的团体!”
来源:外滩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