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墨市蓝村立足打造“中国制鞋名镇”

墨市蓝村立足打造“中国制鞋名镇”

 11月03日讯,制鞋产业是即墨市蓝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最大载体,这些年来,我们突出“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立足打造“中国制鞋名镇”,抓规划、抓服务、抓机制,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富民强镇良性互动。

  11月03日讯,制鞋产业是即墨市蓝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最大载体,这些年来,我们突出“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立足打造“中国制鞋名镇”,抓规划、抓服务、抓机制,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富民强镇良性互动。2009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多元,连续多年入围青岛市郊区经济发展20强镇,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制鞋产业基地、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国家级重点镇和全国环境优美镇。


  转方式、调结构,无疑又是一次创业。我们要拓展科学发展新境界,紧跟形势,结合实际,发展高产能,注重高效益,不断促进镇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朝着工业产值过百亿元、财政收入过亿元的目标稳步推进。


  提高素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为拉长制鞋产业这一传统产业优势,镇领导带头深入制鞋企业调研,认真分析梳理产业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制鞋业户的迫切需要和产业提档升级的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开展对制鞋企业的扶持。针对产业规划不清晰的问题,投资60余万元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制鞋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4个专项规划,投入1亿多元,整合村级零散皮鞋加工区,建设了240亩精品鞋加工区,鼓励业户退村进园;针对企业缺乏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问题,镇财政每年拿出30多万元,与引进的青岛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开设了制鞋研发设计与制鞋工艺两个专业,每年为我镇培养专业人才200余人。协调20家制鞋企业与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展合作培训,每年为企业培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次。二是抓好村庄突出问题的解决。今年以来通过深入调研,全镇共梳理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社会稳定等八方面70个问题,并分类建立整改落实台账。三是抓好村庄债务化解。我们始终把化解村庄债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自去年以来,通过盘活村庄闲置资产、规范清理合同等形式化解村庄债务860万元,使多数村庄清除了债务。


  创新工作机制促进稳步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一是创新工作承诺机制。坚持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内涵,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党委承诺制、村庄党支部承诺制、党员承诺制。针对皮鞋业户反映的销售网络不健全,开拓市场难等问题,镇党委作出承诺:全力建设皮鞋物流中心,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扩大销售。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投资400万元建设了镇物流中心,开辟了辐射20多个省区市、150多个城市的国内物流线路和日、韩、俄等6个出口国,旺季日均托运皮鞋50万双,从而推动市场竞争力大为增强,每双鞋纯利润由3年前的3-5元提高到现在6-10元,实现了收入翻番。村庄党支部承诺制和党员承诺制也严格按照党委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和党员岗位职责,作出采取措施、完成时限等方面的承诺,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形成了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二是创新投资机制。建立了符合镇村实际的自主决策投资机制,广泛调动村庄投资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群众的参与热情。近年来,投入2500多万元新建中小学校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善了就学就医条件;投入5000万元建设了17处文化广场,村村建立图书室,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投入300万元在重点区域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了安定的就业环境。{page_break}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由镇长直接分管,对新农村建设定目标、定责任、给权利、看成果,每季度由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进行督查考核。在研究考核目标时区分不同情况,根据村庄基础条件确定创建标准,使全镇村庄全部达到即墨市级以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对围绕支柱产业引进项目、自主创新、争创名牌等给予重点扶持,对获得国家、省、青岛市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优先帮助规模以上企业解决土地、资金以及用工等问题;对村庄新农村建设实行积分制,鼓励村庄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工作;对获得上级表彰奖励的,按照奖金1:1配套实施奖励,在全镇形成了新农村建设“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