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北京服装批发市场“拿货”地衣服 普遍上涨

北京服装批发市场“拿货”地衣服 普遍上涨

 这几天,动物园聚龙服装批发市场的王老板的账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乱,因为这周店里有一半的衣服进价又涨了,卖价也只能跟涨。她说:“上周连续要了两批货,虽然厂商发货时间间隔不到一天,但第二批货还是涨价了。”

  这几天,动物园聚龙服装批发市场的王老板的账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乱,因为这周店里有一半的衣服进价又涨了,卖价也只能跟涨。她说:“上周连续要了两批货,虽然厂商发货时间间隔不到一天,但第二批货还是涨价了。”


  记者通过走访一些服装批发市场发现,今年入冬以来,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丽泽桥尾货市场以及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这几大“拿货”地的衣服,都比往年贵了不少,而这周,不少厂商再次大幅度提价。据网店店主魏莎莎介绍,这周“拿的货”大概有一半价又涨了,现在一件棉服的价钱已经在200元左右了,平均比上周涨了20元,去年的拿货价只有120元。不少“动批族”们发现,现在几乎所有的摊位都挂出“绝不议价”的招牌,水涨船高的价位让他们不敢再随意“扫货”,否则百元大钞就会被不小心花出去。


  受棉花等原料上涨及人工成本上涨的影响,除了棉服、羽绒服等冬衣涨幅比较大外,像牛仔裤、针织衫等同样也已涨价。王老板指着一件薄线衣告诉记者:“这件衣服去年卖30元,今年已经卖到50元了。”


  服装“出货率”大幅下降


  前期棉花价格一路走高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服装企业“出货率”下降。


  在素有“中国休闲品牌之城”的福建石狮市,民工返乡潮给不少服装企业留下用人缺口,导致出货率大幅下降。“往年九、十月份,冬装基本已经全部做完,今年只完成了不到50%。”一家中型服装厂负责人林先生对记者表示。


  在福建石狮的不少家庭作坊暂时关闭生产线,这些貌似不起眼的服装小工厂生产的服装曾经流通全国各地,不少小型服装加工厂提早进入“冬眠”状态,已经看不到工人的身影,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

来源:北京晨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