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10月,经中山检验检疫局检验出口的中山服装5.64万批,数量8.13亿件,货值17.8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18.0%、25.8%。尽管经历过前两年的金融危机后,今年中山地区服装出口有所升温,但该局通过走访企业发现,中山服装出口仍受到很大束缚。
原材料上涨棉花价节节攀升
据了解,今年棉花价格创140年来新高,成为纺织行业讨论最多的话题。目前,棉花价格的上涨已逐渐向织布、印染、服装等下游产业传导。服装生产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末端,很难将布料价格降低,而国外客商又不可能完全消化原材料涨价的成本,所以其处境最为艰难。中山作为全国闻名的休闲服装之都,产品以全棉或棉制产品居多,企业受冲击的程度更严重。
三角镇某服装企业老板感叹:“我做制衣三十年,还没见过棉花价格疯涨成这样,现在每周布价都比上周贵一块钱一米,整件服装单价起码上涨四五成,而订单是前期就定下来的,客户根本不肯提高单价,真是做得越多赔得越狠。”
汇率迫使企业舍长单接短单
“这段时间工厂都在日夜加班加点赶货,早一天出货,美国客户的款项就早点支付,企业遭受美元贬值的风险就降低一分。”五桂山某输美服装企业报检员说,老板看着每天的外汇兑换表都说,“睡醒一觉,利润又缩水了。”
面临汇率变化的不可预知性,出口企业不得不忍痛舍弃长单改接短单,这样虽然每一批订单能临时改变价格,但长远来看就损失很多倾向于签长单的大的高端客户,同时由于都是急单,出口货期一般很赶,员工往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产品质量往往容易招客户投诉。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