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而知,安亚是个乖巧女子。圆圆的脸庞,可爱的大眼睛,流露出聪慧内秀的气质。她的爱好可真不少:媒体采编、形象设计、企业培训,还有当歌星。
然而她现在是一个国有单位的科员,负责管理项目技术资料。用她的话说,是一份“沉闷之极,且没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她今年24岁,在这个岗位上呆了三年,深感人生中美丽的时光正在流逝,而生活却没有向理想目标行进的迹象。
“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希望找一份我感兴趣的工作。我是大专生,学历不高,所以我开始自考法律本科,再争取拿下律师资格……”
“等等,好像你刚才说过的兴趣中没提到法律……”我有点困惑。
“是我父母让我学的,他们认为学法律有前途……我自己也想不好。”
“你父母怎么看你现在的工作?”
“他们觉得很好、很稳定。现在的工作就是妈妈托人介绍的,所以周围都是‘叔叔阿姨’,我在单位的一举一动,妈妈都了如指掌。这也是我不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
“所以你想换工作,也就是更自立一些?”
“是的!而且我们单位是搞地质勘探的,我没有专业技术,一点兴趣也没有。”
三年来,安亚一直在为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做准备。她参加自考、学英语,这次来北京还要参加一个形象设计的培训班。
“既然你已经在积极地筹备,那目前的困惑是什么呢?”
“爱好太多啦,我不知道到底该选哪一个!我考虑过开一个形象工作室,但是资金不够,目前市场情况不好;而且形象设计是吃青春饭的,将来年纪大了怎么办?
“我还想去外企工作。可我们那儿外企少,门槛高,我学历低,很可能应聘失败。我也打算去媒体应聘,但我没有专业经验,去了之后会不会不适应?另外,我现在享受体制内的各项福利,收入在当地是中上等水平,假如辞了职,估计一时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工作也失去了保障……特别是,父母特别反对我另找工作……”安亚犹豫了一下,又坚决地说,“如果我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方向,就不会在乎那么多了。”
我理解安亚的种种困惑,毕竟一下让自己脱胎换骨独立起来是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勇气的,然而我不能再让兴趣这个目前还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再妨碍她的前进了。
“安亚,看来你是想换一份工作,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是的!”
“那么,你目前最重要的是换一份可以改变生活方式的工作,比如去外企、合资企业或管理现代化的民营企业工作。但假如从来不尝试,我们怎样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怎样知道自己适合哪种工作?”
“是……可假如我一旦发现自己还是不适应,那时怎么办?”安亚终于提出了最大的忧虑。
安亚的忧虑在于,她从未真正意义上踏出过家门。从小到大,她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已经习惯于“被安排”的稳定状态。尽管她已长大成人,但在父母的保护下,她内心深处仍然存在一个小小的自我。
但成长的力量不断催生着独立的渴望。安亚确实在努力学习,拼命积累,期待拥有展现自我的世界。她一直在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这也是她的可贵之处。
我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和她探讨个人成长与家庭呵护之间的关系。后来,安亚已经能够初步认识“兴趣过多却无所适从”背后的东西。接下来,安亚最需要支持和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我们共同分析了她进入理想公司工作的优势和方法。
安亚在离去时,对能否成功地换一份工作还是心存疑虑。望着她娇小的背影,我知道对她来说,迈出那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但我也相信她已经从心理上开始准备迎接挑战,因为这是成长必修课。
对于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新人来说,主要任务是培养基本职业素质,如沟通、承压、责任等,这是发展任何职业的“通用能力”。
兴趣依赖胜任度成长和实现
在走进职业咨询室寻求帮助的人中,愿意讨论职业兴趣的占了大部分。来访者最爱问的话就是:“你说我的兴趣是什么?”“你认为我适合干这个吗?”
之所以以上两个案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高婷和安亚都说过同样的话:如果能确定一份感兴趣的工作,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她们看重职业兴趣的结果,却在困境面前裹足不前。虽然她们在表现上大相径庭,实质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人们在评价一份工作是否满意时,职业兴趣在其中的影响力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个时代越来越强调彰显个性,回归自我。对此,“职业的深层志趣”这一概念最能说明兴趣的重要:它能使你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潜能,并可能超越金钱、地位、荣誉等“可见”标准,引导人向更深的层面投入,并获得职业“高峰体验”的快乐。
然而,一个职业是否令人满意,不仅取决于兴趣,还取决于胜任能力和价值观的匹配度。其中胜任能力包括一般胜任能力和特殊胜任能力,一般胜任能力指的是各个岗位通用的工作能力,如沟通、承压、责任等;特殊胜任能力是不同岗位特别要求的技能能力,如计算机维护等。
胜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学习和实践的历练,价值观和兴趣的发现则是一个过程,是依赖于胜任能力而成长和实现的。虽然职业测评可以将个人兴趣聚焦到某一个范围,避免受测人走弯路,然而对于个人兴趣的深刻洞察、体验与认同仍需要个人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省和统合。
高婷通过不断的换工作来发现自己的兴趣,其探索精神可嘉,但她忽略了职场中最重要的基本素质:责任。责任使人们在挑战面前无所畏惧,勇敢地承担并克服困难。也只有经历这一锻炼过程,个人深层的潜力和兴趣才会被发掘出来。高婷以为“自己一事无成是因为缺乏兴趣”,因而接连不断换工作。其实,她是在一次次把自己对工作和发展的责任卸下,要知道,责任也是需要培养的,她失去了很多培养的机会,只好在一份又一份工作面前迷惘徘徊。
安亚也在寻找自己的职业兴趣,却始终缺乏迈出第一步的勇气。表面上看来,安亚兴趣广泛,但因为没有经过实践的历练,她的兴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造成安亚驻足不前的最大困惑显然来自于家庭,因为父母的意愿,使安亚无法走出,因为踏出“襁褓”的第一步必然给她带来不安全感。近年来的咨询我发现安亚这类的情况正在增多。独生子女、父母过度的呵护,这些因素都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安亚们独立成长的权利。如果他们不勇敢地站起来,父母再不放手,他们将在现代职场中迷失。
对于那些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新人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建立责任感。这个过程是具体的,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工作的头几年,主要任务是培养胜任能力。能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意味着你具备了“通用能力”,这是以后发展其他职业的基础。
就像植物生长的先决条件是深深扎根而不是开花结果一样,职业成长也是如此。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而每一步都在为将来的灿烂积蓄力量。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