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中国鞋”勇争国际话语权 ISO之路充满艰辛

“中国鞋”勇争国际话语权 ISO之路充满艰辛

  12月7日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中国自秦代开始,历代王朝都有法定度量衡标准以及法定违反标准的罚则。现代标准化是近二、三百年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将标准化问题提上了日程。标准化包括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已取得世界上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视。


  12月7日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中国自秦代开始,历代王朝都有法定度量衡标准以及法定违反标准的罚则。现代标准化是近二、三百年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将标准化问题提上了日程。标准化包括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已取得世界上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视。


  我国鞋类标准化开启国际之旅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制鞋业在世界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并且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及相关单位持续参与国际标准会议,表达中国声音,中国鞋业参与国际化标准制定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突破1:首次联合承担ISO/TC137秘书处工作


  ISO/TC137第二次工作组会议于11月10日至12日在德国皮尔马森斯的PFI(TestandResearchInstitutePirmasens)召开,来自中国、英国、南非、德国、捷克、瑞典等国家的12名代表参加,中国的4名代表来自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皮革协会、上海国学鞋楦有限公司、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申请承担该委员会联合秘书的请求得到全体代表的一致通过。联合秘书将赴日内瓦进行相关工作内容培训,在2011年7月份南非召开的会议上,双方将就联合秘书工作事宜进行正式交接。能够联合承担该标委会秘书处意义重大,截止到2010年8月底,ISO共有技术委员会TC210个,分技术委员会SC519个,我国目前承担40个ISO的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仅占5.5%。


  突破2:两项新标准获准立项


  CEN/TC309第22次年会及ISO/TC216第12次年会于2010年11月17日至18日在意大利NUI(意大利标准化协会)举行,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20余名代表参会,中国的3名代表分别来自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皮革协会。


  在ISO/TC216会议上,中国新提交的两项标准《鞋类整鞋试验方法耐折性能》、《鞋类整鞋试验方法耐磨性能》经过锲而不舍的争取,艰难的获得一定投票率,成为ISO/TC216新的标准工作项目。


  ISO/TC216在本次会议上新成立了工作组WG1“鞋类微生物”,召集人为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这是ISO/TC216于1998年成立来设立的第一个工作组,而且召集人来自中国。该工作组的成立使更多相关领域标准有望便捷提交,届时必将有更多中国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将进一步提高国际标准参与力度及质量,进一步提高中国鞋业标准化整体水平。


  这是继去年中国首次在国际标准中担任领导者、成功参与5项国际标准制定、成为欧洲鞋类技术委员会(CEN/TC309)的观察员、成功协办ISO/TC137国际会议等一系列重大突破之后,中国在2010年度的国际鞋类标准会议上争取的更多权益。


  全国制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戚晓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作为世界制鞋大国,年产鞋量超过100亿双,占据了全球制鞋业版图的50%以上,但是与大国地位极不相符的是中国在国际话语权上的弱势。此次中国参与制定国际标准,都是技术性很强的指标,这说明我国制鞋技术开始得到了国际上的肯定。企业应更积极的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为中国鞋业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page_break}


  中国参与鞋类国际标准化制定充满艰辛


  中国争取国际标准制定的权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中国在国际会议上取得的进展非常艰难,个中艰辛也许只有参会的人才深有体会。作为参加ISO/TC216会议的唯一非欧盟国家,ISO/TC137除南非秘书处外的唯一非欧盟国家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每一步都是历经坎坷积极争取来的。


  国际鞋类相关标准提出、制定、修订等一直被欧盟国家垄断,尤其是ISO/TC216完全被欧盟CEN/TC309垄断,CEN标准可以直接成为ISO标准,而ISO标准不一定能被欧盟国家认可。在欧盟内部,欧盟国家的投票权重也不同,英、法、德、意等国家的投票权重最大,其次是西班牙等国家,这就形成了少数几个大国参会代表的反对足以将中国提出的标准从CEN的工作框架中剔除,他们也基本上左右了欧盟标准的制修订方向,并且每次会议这些国家代表均参加。


  欧洲参会专家大多来自SATRA、CTC、PFI、INSCOPE、BLC等国际检测机构,利益基本一致,极易达成共识,在阻扰中国参与国际标准方面口径完全一致。中国所提项目在EN层间上没有通过,当欧洲国家看到出现在屏幕的ISO投票通过后,立即反应强烈,即使在前期投票时为同意或者弃权,会议现场仍然临时改为反对,对中国新提出的标准投票结果,尤其德国、意大利等以没有收到邮件为由将原本弃权的票现场更改为反对。其中个别国家甚至现场在中国代表面前动员其它国家提反对意见。


  “国际突围”困难重重


  语言:会议官方语言为英语,但欧洲各国代表口音混杂,有时夹杂各自国家语言,他们之间联系紧密,一年要在一起召开几次会议,互相熟悉对方的语言,交流无阻,但给中国代表造成一定障碍。


  参与力度:每年CEN/TC309的两个工作组在欧洲各地开会数次,讨论ISO及CEN标准制修订情况,在年会上多数标准只是简单介绍,中国参会在内容衔接上有一定断层,经过两年的申请,中国去年才正式成为CEN/TC309的观察员,通过此身份,才能在其网站内跟踪到部分信息。会议资料包括部分会议议程只能在会议开始前一两天收到,这对中方参会者现场反应能力要求极高。


  欧盟的自我保护:在今年的年会上,当有关中国及中国主导的标准被提及时,会议现场气氛比较紧张。由于新成立的工作组目前主要讨论中国成功立项的ISO/CD16187,中国代表建议将工作组会议放在中国召开,CTC、SATRA等当即表示反对。后来经过中国代表争取,他们表示“第一次会议必须在欧洲,后续可以考虑放在中国”。


  虽然在ISO/TC216会议上2项新标准获准立项,但是后续工作困难仍然很大,获得立项仅仅是为成为国际标准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的开始。在投票中,欧洲的几个主要大国均投反对票,在后续工作配合及进入下一工作阶段的投票上仍将布满荆棘。去年中国提出的ISO/CD16187距离进入下一阶段还有9个月时间,任务很重,不到最后FDIS阶段,随时有可能前功尽弃。


  技术:欧盟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倾向,就算是非欧盟国家提出的是精华,他们也会从头到尾批判一番,这就要求我们的技术过硬再过硬。从标准自身看,3个标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一些欧盟代表从技术角度提了一些有益的建议,还需要国内工作组认真完善,以超国际标准的要求提高自身标准质量。{page_break}


  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历史意义重大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劳工、原辅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已经在加速,鞋业需要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产品销售型向品牌、文化、服务、标准输出型等更高层次转变。这个战略机遇期中,中国要积极争取国际标准制修订话语权。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标准,有利于降低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的难度,带动国内检测机构与国际水平接轨,打破国外检测巨头在检测及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垄断,有利于降低企业检测成本,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我国鞋类产品出口扫清标准障碍,规避贸易摩擦,维护良好行业及国家形象。

来源:慧聪鞋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