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中国丝绸业发展中的为什么?

中国丝绸业发展中的为什么?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对我国丝绸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金额和出口量的背离。表面看,今年前三季度的丝绸出口金额高于去年同期,但出口量却低于去年同期,这是量减价增的结果,在此情况下,金额增幅低于其他商品就不难理解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做好“十二五”时期的规划。


  此时此刻,回顾我丝绸行业近年来的表现,不少问题值得有关政府部门、专家深思、考虑!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对我国丝绸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金额和出口量的背离。表面看,今年前三季度的丝绸出口金额高于去年同期,但出口量却低于去年同期,这是量减价增的结果,在此情况下,金额增幅低于其他商品就不难理解。这一现象说明,高昂的丝绸价格对出口终极市场的制约效应正在显现。另一方面,当前秋茧的收烘工作已临近尾声,而秋茧是我国蚕桑业的重要收获季节,各地鲜茧收购价再创新高。江苏东台市上茧收购价格每公斤超过40元;广西宜州地区第三、第四批茧子收购价也超过了38元每公斤。其他各地的收购价格基本上也在35元每公斤以上,高于春茧。至此,几乎可以说:今年鲜茧收购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5%以上;浙江、江苏、四川、广西等地茧价更是比去年同期上涨80%以上,创下15年来新高。从今年春干茧向丝厂销售转移、进仓入库的情况来看,全国干茧价格出现了历史性的罕见上涨,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盘面干茧交易价截止20110625前一直是10万/吨以上,甚至有的月份超过11万/吨;同是20110625前的B丝交易价均是36万/吨,有的月份接近37万/吨,年初形成的茧丝价格历史性标高不断被刷新!


  这主要原因是缫丝环节蚕茧供需失衡:一方面,2008年丝绸市场低迷,使得鲜茧收购价偏低,打击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南方省份蚕农弃桑改种现象加重;加之09年雪灾和今年年初西部省份的干旱天气,蚕茧产能受到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最近几年缫丝业受家纺等下游生产企业骤然增多的拉动,生丝产能大大增加,丝厂对原料缺口心理预期的放大;加上一些非正常的人为因素,使得供求关系剧烈变化,导致茧价大幅上涨。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并未完全消退,欧美市场仍然疲软,加之人民币被迫升值和国内通胀的压力越来越大,茧价飙涨引发丝绸行业后道生产成本的上涨,首先是生丝的价格,这一价格“洪峰”很难在产业链终端——下游各生产、销售环节中得以同步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本高企,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许多丝绸企业被迫选择了缩产、关门、转业;同时,也激励了一批企业在困境中“创新突围”,艰难前行。


  当前丝绸行业矛盾的错综复杂性在于:一方面茧价对于降低工农业剪刀差、刺激蚕桑扩大生产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高价的丝绸原料及其制成品出口困难,内需市场又难于消化。有人已经匡算过一笔账:单是上半年,各种渠道的供丝总量与各种用丝消化总量之比就接近多出一万吨蚕丝。由此可见,供大于求的形势正在孕育、发展中。奇怪的是,今年的价格飙涨与前几次价格发飙有所不同,不在呈较为标准的正态形态,价格波峰随时间推移向上发展,一反价格波峰回归时间短的常态。诚然,今年确有其特殊性:在通胀的环境下,工、农业原材料和产品及CPI持续走高,棉、毛、特别是化纤今年都持续涨价。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商品是否与某些农副产品和房地产一样受到业外游资的爆炒而呈泡沫现象呢?不管怎么说,可以预言,此时此刻,丝绸的供大于求与价格飙涨的同时到来,对行业的创伤也将是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高企的茧丝价格,也支持了境外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茧丝业发展,长期来看,必然会使得我丝绸出口市场更加狭窄和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


  对于丝绸的后势发展人们拭目以待:如果这一波行情能够在以后的市场中得以完全消化,且能维持一个稳定的价格水平,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呢?如若不然,今秋明春传出鲜茧大丰收的喜讯,干茧供需矛盾发生变化,茧价下跌,对行业又将是一次严重的振荡。而且,假设市场一直维持当前的高价运行,势必使得丝绸成为纺织品价格中的“一枝独秀”,无论在成品或半成品市场中都更加“曲高和寡”。


  这是近年来丝绸行业出现的又一次乱局。于是有业界老人、资深专家王庄穆先生再次提出:“成立中国丝绸公司,促进茧丝绸发展!”的强烈呼吁。怎么看这一问题、丝绸行业又应该如何发展?


  我国的丝绸业曾经经历过“中国丝绸公司”一统天下的历史。那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机构(或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公司)掌管着所有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一切都按计划施行。那时的情况比现在单纯得多,内销量很少,整个丝绸行业都是以生丝、坯绸出口为主,每年为国家出口换汇的总量仅次于石油,因而受到由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丝绸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以后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历界的广交会上,丝绸的展厅处于位置最佳,搭建最为华贵精美。上世纪八十年代,工、商、科、贸(农在外)大而统的中国丝绸公司由成立又解体,在体制上各主产省成立了独立的省级丝绸公司,有的省公司包括了蚕桑环节,有的不包括工业环节,但出口实行统一由(国家授权的)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一元化管理和经营的模式。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的丝绸行业在外汇双轨制等多种国内不尽完善的政策和世界经济飞跃发展的大背景下,其桑蚕产地在各省公司间颇有些“诸侯割据”的局面,在各地的利益机制驱使下发生了持续多年的以地、县、市为主体的“蚕茧大战”,和以抢购生丝为特征的“生丝大战”;为了稳定形势、制止这些“大战”,多次由国务院副总理签发全国通电和由中央四部委组成联合检查组奔赴各地检查督导。这些“大战”极大地刺激了当时的蚕桑生产和制丝加工业的大发展,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伤害和冲击了一元化经营管理的制度,加之在行业内部农工商贸之间的利益争端一直龃龉不断,为后来的多元化立体经营体制的倡导支持者提供了现实的和理论的依据。后来丝绸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若干次起伏,又由于丝绸实在不属于国计民生的必需品,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丝绸行业随着世纪之交前后我国出现的企业转制大潮,完全融入了市场经济的体系之中,其最终结果是:国有资本完全或部分地退出了一些主产省的各级丝绸企业。{page_break}
 


  尽管过去的那段历史还带着某些伤痛,但站在丝绸特定的行业角度上来看,那还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最起码无论从全国也好从各省也好,事情有人管,有人说了算,整个行业基本还算是有序发展。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大而统,需要有一个领导核心。经验证明:某些传统行业传统商品也要有一定程度的统,放开了就是一团散沙,最终难免都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是我国的国粹,老一辈从业的同志比年轻一代感情更为笃挚,在古稀高年之际还为国家建言献策,实在是可歌可敬!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确立,以及全球性的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丝绸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影响力越来越小。不仅如此,丝绸在原有主销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弱化。这不是由于丝绸近几十年来没有发展或停滞不前,而首先是由于支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产业如能源、交通、建筑、通讯、环保等行业异军突起,其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其次,新兴的产业革命更多地发生在了其他产业或领域。比方说同是生物技术,在农、林、牧、副、渔、禽、蛋、果、蔬、茶等方面的普及及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改善了几十亿人口的饮食状况,使每个人都能感触到生活物资在不断地改善和丰富,而且新兴的农业还为轻化、医药、食品等工业开辟和提供了广大的原料来源。


  而在这个过程中,种桑养蚕一直受到其他农业种养项目比较效益的挑战。再如,材料科学和纺织工业的进步,不仅在原材料上摆脱了囿于棉毛丝麻的基本格局,而且使机器设备摆脱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特点,并使最终成品的花色品种在“瞬间”变幻无穷,极大地提高了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效能;特别是多种新型纤维的诞生及纺纱精细化,使得不少面料在功能上不断接近丝绸,而生产成本却相当地低廉。由这些面料所制作的服饰,适应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与当今生活中主流洗涤养护用品及电器功能匹配呼应,应着四季变化,像潮水般涌向商场的纺织品柜面,深得消费者喜爱青睐。而丝绸受需要精心护理且易皱褪色等诸多自身弱点约束,难于普及消费,加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就是在一般的商场难于见到或很少见到丝绸商品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深切地感触到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使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候,而由现代科技成果所带来的产业革命为丝绸所带来的“恩惠”,就显得少得多。同样,丝绸在国家外贸商品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能与昔日相提并论。在某些丝绸产地,丝绸产值对当地GDP、以及税收对当地的贡献还不及第三产业。客观上,丝绸的生产和商品市场明显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


  丝绸生产由盛至衰最先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当时是机会来临,最先实现转移的是种桑养蚕,然后才是织造染整。自改革开放算起,我国已经有了30年迅速发展时期,这30年里我国的丝绸特别是丝绸工业和服饰业发展很快,其在分布格局和企业规模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在国资大举撤退以后,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状况开始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


  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小城镇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种桑养蚕业已经逐渐转向西部地区。我国的西部濒临东盟、南亚诸国,正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中央把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作为“十二五”计划的重中之重,所给与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基本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一致。可以预见我国西部不久将迎来新的一轮大开放大发展,东部蚕业迁移的充分必要条件将出现在中西部地区。因此,丝绸产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很可能如同西方国家一样,会逐渐地衰退下去,丝绸生产的主角将逐步转移到更具生存发展潜力的地区去。这样的推断,今天看来,已经不是“杞人忧天”的事情了。


  最显而易见的事例就是我国东部地区丝绸行业各个环节的从业者越来越少,后续乏人的局面已经形成:


  •至少在江浙两省,农村种桑养蚕的人几乎都是不能外出做工而在家留守的老弱病残者,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上。


  •在丝绸工业企业,熟练工缺乏是困惑企业的难题,车间班组长、操作骨干、工艺设计人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普遍年龄老化且后继无人。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祖传工艺亦无人传承。有人担心:自唐代就成为贡品的“吴绫”,今后很可能只能在史册中见到。{page_break}
 


  •在营销环节,既有丝绸商品知识,又有经营贸易才能的年轻一代几乎不存在,而企业要培养一个二者兼具的业务员,同样也是很难的事情。


  •从现有高等教育的情况来看,问题就更加明显:以丝绸冠名的专业院校完全没有了,甚至在大学里的专业院系也没有了。而在此前,全国除有浙江、苏州两所专业丝绸工学院外,在数所重点农业院校里还设有蚕桑或丝绸院系,从种桑养蚕、制丝、丝织到花型服装设计等相关基础理论到技术操作进行系统灌输教育,为我国丝绸业的今天培养了宝贵的专业人才。而今天,历经数代人的、纯粹的丝绸教育从高等教育领域的隐退,是否预示着丝绸业未来的前景和命运呢?


  我们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丝绸行业最大的两个因素仍然是蚕茧供应和丝绸(成品或半成品)的需求形势。蚕茧供应量与茧、丝价格是反比关系;需求形势与供应价格一般是正相关关系,但稳定合理的供应价格反过来对需求起着促进作用;而起伏不定且过高的供应价格抑制需求的增长,这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今年我国的茧、丝价格对消费的抑制效应必将逐渐显现。近年来数次行业乱象,问题就出在茧丝价格大幅波动起伏,加上市场上投机因素兴风作浪,极大的破坏了茧、丝生产力,也令许多长期经营中国丝绸的外商丧失信心,最终又丢失了我丝绸在纺织商品中的份额。究其原因,既有自然灾害的因素、也受世界经济的影响。然而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行业内部原料供给与加工能力长期不配套所致。确实,这是个难点,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也还没有完全处理好。由于蚕茧生产和缲丝规模分别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在当前条件下,矛盾冲突对立的唯一表现就是极端价格,这是一种危害程度极大的行业无政府主义状态。


  目前,迫切需要探索一条在思路上创新、在组织上科学、在功能上完善、在行为上规范的新机制,可根据我国丝绸行业各环节间既“唇齿相依”,又“时常磕碰”的矛盾特点,按照市场规律的总体要求,成立种、茧、丝、绸各环节的行业商会,尽快吸取历史上行业组织的经验教训和参照国外商会的先进经验,制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茧、丝、绸商会运行规则。这样,蚕茧的供需问题分别由代表蚕茧(农)的组织和代表丝厂的组织来商定;厂丝的供应问题又分别由代表丝厂的组织和代表绸厂的组织、及代表贸易商的组织来商定,(内外销商品原则上同级同价。)……由此方可兼顾和保护上下环节、供需间的利益,使产品价格最大程度地反映价值,最大程度地减少产业链中各环节间的利益冲突,从而使全行业大部分企业能够平稳、良性发展。


  行业商会应该是由该行业的企业组成。应该让产销量大、在行业内有排头标杆作用的企业出任领导;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搭台配合,协助其制定相关“游戏规则”和“划定红线”。商会在企业和政府、行业内不同的环节、以致企业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会又强化了对企业的行业管理,把企业间的博弈引领向更深、更高、更广阔的商品和市场空间去;把那些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事都归给商会去管;政府的意愿可以通过商会来化转,最终实现更好的维护整个行业乃至社会的利益。商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一种新型的且更为科学的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行业由企业组成,企业的事情交由企业办,行业的事情也应该让企业参与决策。市场运行呼唤强有力的行业商会,企盼相关行业商会发挥出行业主导与协调作用,行业发展的“任督二脉”亟需打通;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复杂形势,企业需要有组织的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社会力量!


  统观目前我国丝绸行业的科研队伍及研究机构,基本全部是技术型的,关于本行业及企业运行的社会、经济面,包括体制、机制,特别是利益分配、和与相关产业的配套协作方面的课题全然没有,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历史空白。


  我们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时候,我们想问:有没有人试图提出丝绸行业的十二五的规划?丝绸行业怎么才能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在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多个内容与我丝绸行业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这份建议所具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丝绸行业怎么发展、怎么与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方方面面匹套接轨、怎么使丝绸行业在十二五期间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及部门同步前行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组织专家、学者和业内机构进行科学研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和行业战略的高度,提出总体规划,作为行业发展的、具体的实施措施;并设计若干企业发展的、基本的模型,作为行业内的“省、区块”、环节和企业运作的指导性意见。


  其实,面对行业的困局,不少的企业家已经在摸索着自身的发展路子,今年不少企业将产品延伸至从未涉足过的制成品—礼品及家纺领域,走品牌发展之路;也有一些深爱着这份事业的专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除了前面提到的王庄穆先生外,向仲怀院士最近也谈了蚕桑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当前亟需有关部门集中这些民间思想的火花,凝聚智慧,将之科学化、系统化、具体化地提出来供行业及企业运行参考、借鉴或施行。


  蚕业是丝绸行业中最为基础的一环,它通过茧质、茧价决定着后道各环节的质量及价格水平,因而也很大程度地决定着全行业的效益状况。早年在业界就有茧丝农工一体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许多企业获得了成功。当前,有少数企业已经实现了多环节整合联动,即在同一集团公司内既有产茧和制丝,也有织造及服饰、家纺等制品生产;甚至有的企业已在西部产区建立起了茧丝供应基地,因而在抗御市场风险方面表现出强劲实力。全国上下一致的统一收购统一经营,曾是我国丝绸行业非常辉煌的一段历史。然而要在今后再恢复那样一种体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有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在某些区域、局部地区涌现出种茧丝绸农工商贸一体化的经营实体却非常可能。倘若我国有若干个体制先进,创新力强、产品特点鲜明、市场占有率大的企业,加之上下游产品供需配套企业组成若干个企业“航母群”,自由地畅游于市场经济的“大洋”之中,那么重铸丝绸业的历史辉煌,也并非遥不可及。{page_break}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置身于“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临界时期,当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制定好丝绸行业的《十二五规划》,规划中既要面对现存问题,又要有科学发展的思路,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争取实现全行业在“十二五”期间总体兴旺、行业内各环节各企业各得其。关于丝绸行业运行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经济面或社会面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国家最好有常设的科研机构进行研究,最好每年都能提出几个相关课题,或由政府部门组织研究,或面向社会进行招标性研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决策措施、解决方案及指导意见。此外,在规划、评估和预测行业运行的理论方面也需要创新,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思想指导之下,使行业向好运行,才能使行业的总体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宏观、长期目标最大程度地相向一致,使丝绸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不致落伍。

来源:茧丝交易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