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形式美法则为服装面料再造提供导航灯
服装面料再造是一项创意性强的面料设计,它的设计原理是以“三大构成”和“基础图案”为基础,准确地说是将立体构成的概念实施于材料的二度创造,是“三大构成”的学以至用,也是各种艺术门类知识的沉淀和发挥。在构成原理中强调单形元素的设计和元素的组合方式,一般来说基底面料和服饰品其本身就具有不同的图案、纹样及视觉肌理效果,而使再造面料获得肌理变化的手段不仅仅限于材料本身,它是可以重新组合重新造型的。不同的物体,由于其构成的物质不同及构成各个物质之间的排列顺序、距离、疏密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肌理。因此,只要将材料分解成为元素。或是设某一材料为元素。灵活运用构成原理中的重复、分割、渐变、回转、透迭重合的手法。哪怕是单的材料,同样可以得到丰富新颖的肌理效果。在第十届全国美展服装金奖作品《紫原绒彩》的作品中,作者便是以单一色彩的白色鸡皮绒、白色珠片为材料,按照构成形式美法则作了三十四种创意小样,在特征上成形为鱼鳞形、脊梁形、层檐形、立体鱼鳞形、麦穗形、花瓣形、水纹形、流线形、发射形、菱形等的形状,以相应的造型方法为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肌理效果。所以说面料再造在形式美法则和现代设计基础“三大构成”的导航下,能使设计师在创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并奔走于潮流之中、永不落伍。
来源: